【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慢性處方箋釋出已十年,但根據健保局統計,慢箋釋出率平均僅達百分之九點九。藥師公會認為,這可能與醫師不想讓處方箋透明化,或是民眾對藥局信任度不夠。藥師公會指出,使用慢箋可省時、省錢,也可多一道把關程序,用藥更安全。
八十歲的李先生,服用治療膝蓋退化及疼痛的藥物超過十年,雖然醫師開立慢箋,但是他仍每個月定期回醫院領藥,一個月前他罹患流感,到住家附近診所拿感冒藥,女兒貼心的檢查藥袋,發現爸爸的感冒藥物中,解熱鎮痛劑是與膝蓋退化疼痛藥物重複的,李先生到醫院與醫師確認,醫師表示幸好及時發現,若持續服用過量止痛藥,可能導致肝腎衰竭。
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連瑞猛指出,台灣七百萬罹患慢性疾病患者中,三分之一是病情穩定者能開給慢性處方箋,一次拿三個月藥,就近到住家附近藥局取藥,省下車資及掛號費,社區藥師從病人專屬藥歷檔為病人把關,免藥物錯誤使用。
北市藥師公會針對北市二千多位持慢箋民眾進行調查,民眾的滿意度達九成,顯示持慢箋民眾,改至社區藥局領藥的滿意度很高。
或許有些民眾,擔心處方上的藥物在住家附近藥局沒有準備。連瑞猛指出,藥師公會提供相當貼心的服務,若較偏遠地區的藥局沒有準備該藥物,該藥局會將處方箋傳給北部藥局,藥物調配好後再轉到患者住家附近的藥局,便利民眾取藥。另,有患者行動不便,藥師還可幫患者送藥到府。
衛生署藥政處處長廖繼洲說,處方箋釋出讓患者用藥安全多一層把關,將繼續加強宣導,盼民國九十九年可達到醫療院所慢性處方箋開利率百分之三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