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爸爸開車載著昂蓋和吉辣媽媽往南走,來到了拍打著浪花的海邊;昂蓋看到馬路邊立著一座很大的獅子雕像,上頭寫著「獅子鄉」。圖/Max
文/林和君
馬耀爸爸開車載著昂蓋和吉辣媽媽往南走,來到了拍打著浪花的海邊;昂蓋看到馬路邊立著一座很大的獅子雕像,上頭寫著「獅子鄉」。
「哇,我們才離開馬兒部落,怎麼這裡又有『獅子』啊?」
車子從馬路邊轉進了內獅部落,部落入口的雕像上頭,也蹲著一隻石刻的獅子。
「這裡真的有獅子嗎?」想到這裡,昂蓋不禁有點兒害怕。
「哈哈哈哈……小昂蓋,我們這裡沒有獅子……」站在眼前的慕妮依娜是吉辣媽媽的大學朋友,出來玩了一天,今晚昂蓋一家將在慕妮依娜家過夜。
「慕妮依娜跟你解釋:這附近靠海的山頭,平地人認為其中有兩座山看來很像獅子的頭,所以才將這兒稱為獅子鄉。而我們的傳說是: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大頭目糾愣(Juleng)是由神明卡達烏(Kadavu)創造出來,被視為是太陽的子孫。大頭目糾愣家族的後代,為了尋找新的居住地以養活更多的族人,便帶著一隻靈犬出發旅行。
「一路上經過許多困難後,太陽的子孫們也在靈犬的引導下,沿途找到了幾個適合住人的地方,每個地方都各有一些族人留下來定居。當靈犬走到了最後一個地點,就蹲下來化為石頭了。跟著靈犬走到最後的族人們,便將這最後地點稱為吉由卡其賴(Chiyukachilai),意思就是石犬,就在今天獅子鄉的山裡。
「內獅部落的族人,就是留在沿途地點之一的後代。但是聽老人家說,因為我們的土地被人強占了,民國三十八年我們才跟著其他部落一起遷徙到現在這個地方。」
慕妮依娜有一個和昂蓋同年紀的女兒,叫做蓋依(Gayi),傍晚時,蓋依帶著昂蓋在部落裡四處穿梭,他們來到部落外頭的火車站.內獅車站。
「昂蓋你看,這個車站大門看出去,等一下可以看到海上的夕陽喔!」
這時,昂蓋看到地上撒滿了綠色的小果子,撿起來一看,原來是檳榔。
蓋依也看到了,便指著昂蓋手裡的檳榔說:「這叫做撒非奇(saviki),也叫做紅眼睛喔。」
「檳榔是綠色的,為什麼叫做紅眼睛呢?」昂蓋歪著腦袋,看著蓋依。
「它是巴里(Pali)的眼睛啊!我聽我的依娜說,巴里是我們排灣族流傳的一個英雄人物喔……
「很久以前,排灣族有一位叫做巴里的少年,眼睛生來就是鮮豔的紅色,不管是誰、或是什麼動物,只要被巴里的眼睛瞪著,就會死掉,所以沒有人敢靠近巴里。
「為了避免巴里傷害無辜,頭目讓族人用石頭蓋了一間房子,要巴里把自己關在裡面,每天派人送飯給他吃,而且還告訴巴里,人家送飯來時要矇住眼睛趴在地上,免得傷害無辜。
「可是頭目卻又很兇狠的說,如果有敵人來攻打我們部落,你就要出來,用你的紅眼睛幫我們消滅敵人!
「巴里很孤單,見不到其他族人、還要他去面對敵人,每天都傷心地待在石頭屋裡。部落裡另一位叫做保浪的少年,覺得巴里很可憐,想要幫助他……」(待續)
※「平地人」指的就是漢人,因為漢人的祖先來到台灣之後,就進駐了平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