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進行的「油價戰」,10日進一步升高。沙田王國營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宣布4月起每天將對市場供應1230萬桶原油,創歷史新高;俄羅斯立即回嗆,表示有能力每天增產50萬桶。
國際原油價格2014年開始崩跌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和俄羅斯為首的10個非會員產油國2016年底達成減產共識。現行減產協議即將於本月底到期,但俄羅斯上周拒絕擴大減產,認為藉由減產拉抬油價,將使北美頁岩油業者受益。
沙國2月日產量僅970萬桶。專家指出,阿美石油目前真正的增產實力約每天120萬桶,因此沙國不僅將增產,還將動用戰略庫存,以最大數量及最快速度對市場灌油,這也是沙國在這場「油價戰」中的最新手段。
沙國一旦動用庫存,將能迅速增加供給量。沙國除了在國內有庫存,還在荷蘭鹿特丹、日本沖繩及埃及西迪基里爾港都有庫存,俄羅斯無法匹敵。
俄羅斯能源部長洛瓦克馬上回應表示,油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之間的合作之門並未關閉,下一次會議預訂在5月或6月。但他也警告指出,俄羅斯短期內就能一天增產20至30萬桶,最多能增產50萬桶,使日產量增加到1180萬桶,將創新高。
國際能源總署表示,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將止增回降,是2009年來首見。分析師指出,沙國與俄羅斯若相繼增產,可能迫使石油業者貯存原油,不會擴大煉油量;一些交易商已經在尋找油輪存油。
拉皮丹能源顧問集團創辦人麥克納利表示,「歡迎自由市場來臨。全世界很快就會了解到一些關鍵性的產油國將能穩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