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了響應減塑,台北市立動物園準備動物食物的飼料調配中心,透過更換食物容器、調整運送方法、精簡送餐次數、同物種少量食材裝在一起等方法,去年減少塑膠袋用量約一萬一千兩百個,落實從源頭減少塑膠袋使用量。
飼料調配中心是園區內所有動物的中央廚房,每天需要供應高達三百五十種、兩千五百隻動物的伙食,飼料調配中心設置恆溫恆溼控制的乾料存放空間,把溫度控制在二十至二十二度,溼度維持在六十以下,還有負二十度的冷凍庫,確保食物不會發霉腐壞、還有防蟲、防鼠的功能。
如何減少「送餐」時塑膠袋的使用量,讓保育員和營養團隊絞盡腦汁。園方指出,由於動物種類差異很大,從大象數百公斤到箭毒蛙不到一公克的食量都有,除了從塑膠袋改用可以重複使用的保鮮盒、尼龍飼料袋,也整理出哪些狀況可以從每天「送餐」整併成一周送一次,或把專為特定動物客製化的混搭餐裝成一袋。
從乾料、生鮮蔬果到熟食的配送,窮盡任何可以減少塑膠袋耗損的機會,營養團隊表示「因為動物和人一樣,隨著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食欲都會改變,除了減塑也要讓動物們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