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旅程最後的終點,是家,而家最美的角落,是後院。」這樣的說法,深得我心。今早,和十數友人健行看山歸來,喝了杯咖啡,瀏覽《人間福報》後,坐看後院。時值盛暑,大雨之後,綠草地上,麻雀跳啄尋找美食,白頭翁穿梭在樹椏間,忙著餵養女兒,烏秋最是急速,隨風竄動在樹群間,倏隱倏現。我也曾是漂泊的風,流浪的雲,在天涯彼岸,陌生的人群中,放曠。此刻默會,面向後院,直下了悟,後院,真的是最美的!安穩回收了旅人野放的心,滿足了過客想回家的念頭。
後院花木場景,是退休賦閒後,用心慢慢栽種鋪排的。右側斑駁的牆緣,小榕樹排排遮攔。雨後,亮麗的陽光映照在肥厚的榕葉上,交會那片光芒,定睛、凝視,竟幻化成一片花海。有首歌唱著:「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悟了嗎?榕葉間的光影乍現。
香水樹是陳主任種的,樹長大後,學美術的主任覺得植種的太遠,綠意延伸不到長長的斜角,於是花心思,用繩子,拉下了它,讓樹,斜著長,橫著躺。只是,我總覺得,樹是掙扎的,想脫開枷索,長久,感受那疊疊的呻吟,心中自是不忍,就一刀切斷它的拉扯。剎那間,我似聽到了,樹心的歡呼──好輕鬆!好自在!於今,它茂密濃綠的枝葉,爭相抽長,花開時節,滿園芬芳──這自然是最美麗的相待與回報。
小葉黃蟬,是去年夏天種的,也許未定根,稀疏的花朵,纖弱的藤蔓,羞怯的在牆凹處立著。春去秋來,四季接龍,春天的訊息是黃蟬最早來報的。在沈默的季節裡,它緩緩地、慢慢地吸吮陽光,在細胞間流注能量。在下雨,在驚蟄後,一夕間爆射、競豔、訴說。春天,當如是。於今,已入盛夏,幾番風雨拍打,小葉黃蟬的黃花仍迎風飄搖。心想,萬物合時合宜,萬象自是默默,依循著各自的韻律,自然地拓展──這一切,無關人的期盼與稽首。
欖仁木,總在晚冬蓄藏能量。逐日、漸次。抖落一身枯黃。在輪迴裡,葉落是滿足的收斂,猶記新春某日,無意間,翠嫩新芽撐爆傘頂,我總覺得物群裡,欖仁木最最「顯擺」,他展示生命的自然周期,枯老舊黃落盡後,春天會再來,風華會再現。
牆外的空地,主人照顧不及,任它荒蕪,雜物、垃圾堆疊,坐落青山綠水旁,甚為突兀。商得地主同意,允許我種樹植花。提起種樹,就想到彰化作家朋友──吳晟夫婦,他們寧可借錢負債,也要留住祖地,來種樹送人。他們多情的想著:留下一片永遠的樹林,讓樹林在兒孫的手上,在兒孫的心裡。回報大地一點點綠,也是我的心願,就在牆外的空地,我種了六棵黑板樹,伴著路邊的豔紫荊,日漸壯碩。最謝天的是,二棵野生血桐來助陣,更是自然天成,傘狀的綠,是最舒適的蔭涼,急風驟雨來,便把臂呼應;而晴天時,更為後院泛白的藍天,補綴了青蔥與翠綠。
大妹家居台北,平日家務、俗事羈絆,雖牽念故里,一年也只能在春節回娘家,會會兄弟姊妹,享受難得的手足真情。去年,帶她上南橫天池,賞桃李,看梅花,因時節對,運氣好,遇見滿山滿樹的桃紅與李白。大妹驚嘆:今生今世,未曾得見如此晶瑩的水嫩繁花!也許,是帶了太多的感動與美的記憶回台北,電話裡,重複建議我,務必在後院某處,至少栽桃植李各一。我歡喜大方答應。一來,是想疼她,圓她的念。二來,也夢想著,下次大妹來時,能用滿園的桃李芬芳迎接她。眼前,恩承於雨水豐沛,桃李枝葉日漸茂盛、昂頭伸長,希望明年初春,不僅有桃李春風,也期待,一向孤立的老梅,會在友朋呼引下,多爭幾枝花白,花花相照,相惜,更相喜。
生活了卅四年的甲仙,是芋之鄉,是筍之源,在後院野地,我也植竹栽芋,收錄甲仙之美。
金絲竹、葫蘆竹是竹子中最秀、最美者,兩叢細柔的竹葉,迎著風,自在飄逸。不管俗與不俗,都是兩邊的人情世故吧!
芋,有山芋、水芋之分、品種甚多,學生聞說我想栽芋,當日下午,就上山採掘,送來滿籮芋種,他呵呵笑著說種「抱子芋」最好。是日傍晚,我念著學生的熱情美意,便悉數種下。也許是師生合念合意,抱子芋竟討人喜的一堆堆,一簇簇,像一家人,相依相偎的長大。有日,朋友來訪,直呼錯種了!她說該種檳榔心芋,一株直壯,唯我生養,莖可食,將來地下塊根肥大,也有收成。我笑而不語,心想,我喜歡「抱子芋」,它不僅有美麗動人的好名字,而且,天天都可見到感動──舉凡萬物,做母親的都有相同的愛,養分啊!是一滴滴流著,給了兒女。
樹下草地,我保留著含羞草,並襯植各色豬母乳草,成片黃、紅、白、粉、紫的花海,雖聞不著香氣,卻引來成群蜜蜂,定神看著,聽著,竟有呢喃細語回應呢!
蜂兒蜂兒,你家在哪裡?
在紅色、白色、黃色,那豬母乳的花叢裡。
在貌似粉撲,細柔含羞草的花海裡。
嗡嗡聲接著輕柔的說──
我的家,就在花心裡。
蜜蜂的家在花的心裡!此時,坐在後院涼亭邊遙望六義山上飄盪的白雲,想著曾讀過的詩偈:「孤峰嶺上屋一間,老僧半間雲半間,夜半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閒。」只是,平凡的我,時而想隨風雨去流浪海角,放牧天涯;時而又想回家,在後院回歸熟悉的生命軌跡。此時此刻,我欣然領受最簡單的幸福──坐擁一片綠意,任清風拂面,聽鳥語婉轉。我的心啊!在家,在後院,在大自然的心裡。?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