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少年阿罕默德》 如何接近他的心?

文/楊豫馨 |2020.02.22
2232觀看次
字級
達頓兄弟(尚皮耶達頓、盧克達頓) 圖/捷傑電影提供
《少年阿罕默德》是比利時著名兄弟檔導演、曾兩度榮獲坎城金棕櫚獎的達頓兄弟(尚皮耶達頓、盧克達頓)最新作品,並且再度以此部編導力作勇奪2019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項,這部對當代問題有影響力的電影試圖靠近群眾,提出問題但未提供標準答案。圖/捷傑電影提供
《少年阿罕默德》是比利時著名兄弟檔導演、曾兩度榮獲坎城金棕櫚獎的達頓兄弟(尚皮耶達頓、盧克達頓)最新作品,並且再度以此部編導力作勇奪2019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項,這部對當代問題有影響力的電影試圖靠近群眾,提出問題但未提供標準答案。圖/捷傑電影提供
圖/捷傑電影提供
圖/捷傑電影提供
圖/捷傑電影提供

文/楊豫馨

在一個月前,十三歲的阿罕默德(伊迪爾本阿迪飾)還是位普通青少年,喜歡電玩、為功課煩惱……幸好他在課後宗教輔導班遇到有耐心的女老師伊內絲(梅麗安阿凱狄優歐飾),不但解決了他的閱讀障礙問題,也獲得課業上的全面協助,讓阿罕默德的母親十分欣慰。可是,阿罕默德忽然對所信仰的伊斯蘭教認真起來,熱中祈禱和聚會,卻遇上不良前輩灌輸過於激進的思想,開始崇拜去中東參加聖戰士而逝去的表哥,也以成為聖戰士為人生的目標。

伊內絲老師計畫利用音樂、歌曲來教導阿拉伯語和經典,引起一些家長的反彈,阿罕默德也在有心人士挑撥下漸漸對伊內絲老師產生恨意,進而密謀殺害她而遭到逮捕,被送入少年觀護所監禁輔導。這位在信仰中迷失的孩子在家庭、社工等身邊人們的陪伴和關愛下,是否能夠打消他不斷想置人於死地的念頭?重新找回單純之心?

秉持現實主義風格

《少年阿罕默德》是比利時著名兄弟檔導演、曾兩度榮獲坎城金棕櫚獎的達頓兄弟(尚皮耶達頓、盧克達頓)最新作品,並且再度以此部編導力作勇奪二○一九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項,為耀目成就再添一筆!秉持現實主義風格,達頓兄弟以自然光構圖、手持攝影,以及長鏡頭打造出純淨鏡頭語言,劇情於流暢節奏中瀰漫懸疑氛圍和情緒張力,深深撩撥著觀影者。

達頓兄弟大膽使用素人演員伊迪爾本阿迪擔綱演繹阿罕默德,成功駕馭這外在淡漠內在澎湃的角色,使他獲得有「比利時奧斯卡」稱譽的馬格利特獎「最有潛力男演員」獎;而扮演伊內絲老師的梅麗安阿凱狄優歐,也同場榮得「最佳女配角」。

達頓兄弟說:「在動筆之前,我們沒有意識到會創造出如此深奧難測的角色。」少年阿罕默德外表稚嫩天真,心靈卻深陷宗教漩渦,行為充滿對信仰的絕對值,反倒比激進分子更激進……進入觀護所一段時日後他表現良好,希望能當面向伊內絲老師懺悔,法官、社工、甚至連觀眾也都相信他改變了,但這卻是阿罕默德的偽裝,他仍想找機會去刺殺她……陷於極端思想的青少年可能就是成人的盲區,若想藉他們的行動去理解,也許仍然無法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

透過電影關心議題

這部電影的產生其來有自:如同許多歐洲國家,穆斯林勢力在比利時日漸增長中。一九六○年代因應勞工需要,比利時政府大量引進摩洛哥、土耳其移工,如今移工二代三代長成,穆斯林在首都布魯塞爾已是最大宗教團體,占四分之一人口數。據估計,他們有可能在二十年內成為這個城市的最大族群。

但移民後代遭受歧視、適應不良情況時有所聞,造成不少社會問題,而比利時參與伊斯蘭國聖戰士人數,若依人口比例來計算,更居歐洲之首。達頓兄弟作品一向關注社會層面,這次他們將焦點轉至穆斯林青年,希望透過電影讓大眾、政府正視這個刻不容緩的社會議題。

《少年阿罕默德》不以過於天真樂觀或者不切實際的人物設定及劇情走向感動觀眾,宗教信仰的光明/黑暗二元論本就難以認定。這部對當代問題有影響力的電影試圖靠近群眾,提出問題但未提供標準答案,想與觀眾一起為人生正要起步的「阿罕默德」們,找到一個回歸正軌、重新認識宗教、讓身心調適可以開心擁抱生活的關鍵時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