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非常擅長利用聽到的聲音來推測其背後發出者的年齡,但我們前陣子的研究證實了野生動物也可以做到類似的能力。」杜克大學生物學教授史蒂夫·諾維奇如此表示。圖/BOB
文/高詩豪
「人類非常擅長利用聽到的聲音來推測其背後發出者的年齡,但我們前陣子的研究證實了野生動物也可以做到類似的能力。」杜克大學生物學教授史蒂夫·諾維奇如此表示。在每年初春期間,雄性沼澤麻雀若是達到成長到性成熟階段,便會動身前往繁殖地並試著占領。此時若是一個潛在的對手進入到牠的領土而且開始唱歌,則領地主人也會不甘示弱的通過歌唱表示不滿,甚至會飛向入侵者進一步發動攻擊。
該團隊先前的研究證實,雄性沼澤麻雀在2歲時最會(愛)開口唱歌,隨著年齡的增長,牠們唱歌的頻率也跟著降低(變得不怎麼愛唱歌了)。研究小組在賓州的沼澤地,挑選了35處已有雄性麻雀所占領好的領土,在上面設立了發音器。它會隨機播放5分鐘的雄鳥鳴唱片段,音頻片段是錄製野生的雄鳥歌聲,其歲數從2歲到10歲都有。科學家測量鳥類對每首歌唱的反應,並留意每隻雄性聽到後與發音器接近的程度。
結果顯示當雄鳥聽到2歲雄鳥的歌曲會比聽到10歲雄鳥的歌曲更加接近發音器,差距達2公尺。看起來就像是雄鳥對聽起來更年輕的對手將表達出更多的攻擊性。「年輕的雄鳥代表牠更有可能跟原領主競爭雌鳥,而年老色衰的老雄鳥則不足以為懼。」史蒂夫最後開玩笑地說:「當然你也可以換位思考。牠能夠活到10歲(相當於人類110歲),然後跑到你面前唱歌,牠一定是個人生勝利組(He must be doing something right),別去惹牠。」研究結果發表在上個月7日的《行為生態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