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疫情搶口罩!8種自然療法 緩和焦慮

 |2020.02.12
4402觀看次
字級
圖說:靜坐深呼吸是緩和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圖╱資料照片
圖說:巧克力含有微量的「色胺酸」,適量食用,可安定神經。圖╱資料照片

【記者妙正╱整理】年初至今,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延燒,除了險峻疫情外加上口罩、酒精等物資不足,民眾心理普遍恐慌焦慮,焦慮是對壓力或危險情況的正常反應,通常被稱為「戰鬥或逃跑」反應,這也是最普遍的心理健康狀況。根據美國《預防》雜誌提出8種自然療法,能夠幫助你簡單抗焦慮。

1.早餐吃顆雞蛋
低血糖會引起焦慮,出現心悸、冒冷汗、易怒等症狀,所以早上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可以讓血糖維持穩定,避免情緒忽高忽低。

專家表示,雞蛋含有膽鹼,一項研究發現,缺乏膽鹼與焦慮症狀相關,其他研究也發現,膽鹼可增強認知功能和維持大腦整體健康。

2.練習深呼吸
深呼吸是緩和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刺激副交感神經,平撫身體準備「戰鬥或逃跑」的反應,進而消除壓力與焦慮。佛教有靜坐數息,吸氣時心中數「1」然後慢慢吐氣,再吸氣時數「2」再慢慢吐氣,如此數到「10」,為一個迴圈。清清楚楚地注意著呼吸,以此數息方法慢慢調息,練習深呼吸。

3.吃點巧克力
多樣的全食物攝取以及大量植物性飲食,有助維持大腦化學物質平衡,使人保持鎮定。如果要特別挑出一種與焦慮相關的營養素,那應該就是「鎂」,這是個多數人缺乏的礦物質。

身體缺鎂會使焦慮惡化,而焦慮和壓力又進一步耗盡鎂的含量,形成惡性循環。專家推薦含鎂的幾種食物包含:綠葉蔬菜、南瓜籽、杏仁、黑巧克力、酪梨和黑豆。


圖說:巧克力含有微量的「色胺酸」,適量食用,可安定神經。圖╱資料照片

4.到森林走走
森林浴是近年風潮,相關研究指出,15分鐘就能對降低血壓和增強鎮定感有驚人的幫助。沒有森林可散步,沒關係,到公園或任何花園走走,甚至只是看向窗外,一邊進行深呼吸,與自然界的綠意接觸,都能減緩憂鬱和焦慮。

5.放棄咖啡,改喝抹茶
現代人熱愛隨時來杯咖啡,但如果你有焦慮體質,過量飲用恐怕徒增焦慮。因為咖啡因會刺激腎上腺素,進一步加劇焦慮感。

專家建議改喝低咖啡因的抹茶,抹茶的咖啡因約只有咖啡的一半,且抹茶含有茶胺酸,有助緩衝咖啡因的作用。或可以喝不含咖啡因的洋甘菊茶、南非國寶茶,還含有抗氧化劑和其他可促進放鬆和睡眠的化合物。

6.讓自己暖和
感覺冷的時候,會讓人緊張焦慮,反之,溫暖則讓人放鬆。研究則證實,變暖的感覺可能對血清素產生影響。

專家建議泡個熱水澡可舒緩情緒,利用電毯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在辦公室的人,準備可以保暖的小物,能從焦慮的情緒中舒緩。

7.小小按摩一下
按摩能舒緩焦慮情緒,但對於坐在辦公桌前的你可能緩不濟急。在抽屜裡準備一顆網球或按摩小物,感到焦慮來襲時,拿出來在肩膀後面滾動,並做一些柔和的伸展運動。

8.調整情緒
你必須先確認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擺脫焦慮。專家建議你,感到焦慮時,先停止正在做的事情,然後說出與焦慮相關的情緒。接下來找到讓你感到焦慮的點,試著用觸摸等物理性方式,撫平該區域。最後,讓情感來去。

除上述方法外,良好睡眠、規律運動和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積極的影響。運動可以釋放血清素和多巴胺等激素,有助於緩解焦慮,不妨試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