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歐洲爆發黑死病,英國小村300多位村民因自我隔離,成功阻擋病毒向英國北部傳播。圖/張睿杰
【本報訊】「聰明是一種天賦 ,善良是一種選擇」。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回顧17世紀歐洲爆發黑死病,讓歐洲人口剩一半,但是英國半島北部卻倖免於難的故事,別具意義。原因是原本染病的村莊亞姆村,在威廉牧師勸說下,全村344位村民選擇築起圍牆自行隔離不向北邊逃,最後全村僅33個倖存者,亞姆村因此成功阻擋病毒向其他地方傳播。

圖說:英國曼徹斯特亞姆村,還看的到這300多位村民的墓碑,墓誌銘還有感動字句。圖/取自網易網頁
在醫學不發達的17世紀,歐洲爆發黑死病(英語:Black Death)這是人類歷史上極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中南部喜馬拉雅山區,一說起源於黑海城市卡法,從1347年起開始散布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這種變異病菌的潛伏期短到只有1天,許多人會在24小時之內死亡。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數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影片來源:Youtube/英国亚姆村的故事(疫情)
瘟疫發生時,英國北部小村莊亞姆村因幾名外來人士帶入病毒,讓村莊陷入恐慌,許多人原本打算逃往北部,但村莊牧師說,我們不知道誰有染病,如果往外逃不就把病毒往外傳,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後人會因禍得福。
村民最後決定聽牧師的話,留下來並合力築起圍牆,在病毒侵襲下全村344位只有33位倖存,威廉牧師也在這波疫情中喪生。現今在英國曼徹斯特亞姆村還能看到紀念村民的300多個墓碑,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善良舉動是勇敢偉大,愈是在危機時人的善良更不能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