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Fed)二十九日在今年首次決策會議上維持低利率不變,主席鮑爾指出,美國經濟持續適度成長,就業市場強勁,但面臨潛在的全球性威脅,包括源自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可能至少短期內會拖累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且可能衝擊全球貿易夥伴。
Fed一如預期宣布聯邦資金利率區間目標維持在百分之一點五至一點七五。Fed的政策聲明與去年十二月幾無變化,仍稱就業成長穩健,失業率處於低水平,但把家庭支出從強勁成長改為溫和成長。
鮑爾: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鮑爾補充表示,跡象表明全球經濟成長正在回穩,圍繞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減少,這兩方面的擔憂是Fed去年三次降息的關鍵因素。但他強調:「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包括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不確定性。」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的潛在影響,成為鮑爾記者會的焦點,鮑爾說,Fed「非常謹慎監測情況」,現在談武漢肺炎對美國有多大的衝擊力道還太早,但這是「對中國經濟會造成影響的大事,至少短期如此」。
中國大陸社會科學研究院經濟學家張明則表示,疫情會導致大陸第一季的成長放緩一個百分點,降至百分之五或更低。
鮑爾也認知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長受創帶來的風險,包括對美國的影響。他說:「中國經濟如今在全球經濟有重要地位,中國經濟放緩時,我們確實會感受得到。」
國發會:經濟無嚴重衝擊
在台灣,國發會指出,標準普爾(S&P)初判,武漢肺炎疫情恐使中國大陸GDP成長下降約一點二個百分點,觀光旅遊業首當其衝,後續是交通運輸、零售餐飲,並影響商務活動、投資信心與金融市場等。
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認為,武漢肺炎疫情不會嚴重衝擊台灣經濟,並初估對台灣出口影響不大。他指出,大陸經濟成長率每降一個百分點,對台灣影響是零點二九個百分點,衝擊有限。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補充,台灣政府及民間在經過SARS的防疫經驗後,對於疫情管理有足夠認知,且能穩定掌握;不過,吳明蕙也指出部分隱憂,包括民間消費信心勢必受到衝擊,以及後續武漢工廠若停工,恐導致供應鏈斷鏈,影響製造業表現等,但也可能使台灣部分產品獲得轉單,對經濟影響有負面也有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