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藝術化 廢材變燈籠 江俊亮 |2020.01.24 語音朗讀 32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記者江俊亮圖/記者江俊亮被譽為「環 保達人」的郭堆與 寶特瓶燈籠作品( 右上為獅頭)。圖/記者江俊亮 「為地球環保盡心力,讓生活環保藝術化,是我最大的心願!」1948年出生的郭堆,發現寶特瓶對環境的傷害,獨自摸索,無師自通,將寶特瓶製成環保燈籠,有了成果之後,還獲邀四處演講、教學。他說:「只要有耐心,垃圾也能變黃金。」 曾獲國際獅子會「愛心楷模」、弘道志工協會「珍珠志工」、台灣省「芳草人物」表揚的郭堆,原本是一名純樸的嘉義農村子弟,家有7名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六。17歲自民雄農業職業學校(民雄農工前身)畢業,便進入職場分擔家計。 1970年退伍後,郭堆帶著500元台幣,跑到台北闖天下,後來也在台北結婚生子。原本在青果行工作的他,因為有農校背景,1973年進入一家知名食品公司擔任發貨組組長,長年在零下25°C的冷凍庫中工作, 一待就是25年。 郭堆笑著說,自從他步入「零下25度的人生」後,縱然在盛夏,也是整天棉襖不離身。由於年輕時曾蓄鬍子,在冷凍庫沒幾分鐘,鬚髮盡白,就變成了「耶誕老公公」。曾有小學生到工廠參觀,還天真地問:「為什麼大熱天,叔叔還穿棉襖?」 郭堆夫婦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年輕時就皈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1998年退休後,返回嘉義大林老家開設佛教文物店,平時會載著佛教藝品四處與人結緣。他說:「自己的店面小小的,但不論多遠,都會有人找上門來購買,真的很神奇!」 「做寶特瓶環保燈籠,完全是無心插柳啦!」郭堆表示,2007年大林鎮明華社區發展協會開始運作,他加入擔任環保義工,負責布置環保義工站,發現最多的回收物就是寶特瓶,後來從媒體中得知寶特瓶對環境的傷害之大,於是開始思索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回收物。 擔任社區環保義工隊隊長之後,有一天郭堆與里長去嘉義縣環保局洽公,發現環保局外一個傘架上,吊著一個美麗的寶特瓶吊飾,從此開啟他創作環保燈籠的靈感,回家後就開始試做。 郭堆的創作工具很簡單,只有剪刀、尖嘴箝、鑽子、小鋸子、美工刀等。寶特瓶則從容量6000毫升的特大瓶,到容量僅250毫升的4號瓶,有時做到廢寢忘食,連妻子叫他吃飯,他都無動於衷。 他說:「做寶特瓶燈籠要高度專注,一旦分心,剪壞、割斷了,前面的心血都白費了。」郭堆的寶特瓶燈籠,沒有一件是一次就成功的,都是經過不斷試驗、不斷改進技巧,才達到心中的理想造型。 最特別的是,郭堆的作品都是一體成形,有些作品只要花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但有些要好幾天,甚至好幾周;有些作品不僅要切、割、剪,還要編織,再經層層套疊,非常繁複,像他曾花費一個多月才完成一只燈籠,裡面共使用12支寶特瓶,可謂嘔心瀝血之作。 郭堆曾為了編織寶特瓶條,雙手疼痛長繭,但仍樂此不疲;後來應邀到處演講、教學,分享經驗,也有許多團體參觀,工作室整面牆都是來賓的簽名,參觀者包括環保署長、政府官員、教授、國際義工、藝人等。 郭堆說,回收寶特瓶賣不了多少錢,但做成藝品就無價了,因此他認為「只要有耐心,垃圾也能變黃金」。 前一篇文章 環保創意年節藝術 下一篇文章 餐具雨衣 都能循環再用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7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8如是說2025.06.2509【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10社論--切莫誤判中東情勢2025.06.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井仔腳瓦盤鹽田 賞夕陽高跟鞋教堂 玩美一夏龍宮瀑布 清涼來襲「喘息咖啡」 讓照顧者放鬆雨打阿勃勒 飄散黃金毯海上來的光 佛館展雲林媽祖文化古物 榮獲3國際設計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