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與我】從小博士到博士

 |2019.10.07
583觀看次
字級
翁淑芳(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文/翁淑芳(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新生兒童》和《國語日報》是我唸小學時最喜愛的課外讀物,老師常鼓勵我投稿,每當作品刊登在《國語日報》,朝會時由校長親自頒發所得約4?8元稿費時,小小心靈覺得莫大的榮耀。
在偏鄉學校就讀,因為喜歡閱讀而不斷吸收多元的知識,也喜歡與師長和同學們分享,周遭大大小小都以「小博士」來稱呼我。
一直以來,報紙都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民國90年到92年左右,我在師大工作,暇時到《人間福報》編輯部擔任校勘義工;《人間福報》和教育廣播電台合作,隔周日報紙刊出「教育論壇」,電台同步專訪。我負責聯絡和邀請參加座談的學者、校長等教育界人士,偶爾自己也加入座談會,可算是另類作者吧?這時候,我萌生了去修博士學位的決定。
我從《人間福報》的忠實讀者,接著贈送《福報》與人結緣。期望也許在監獄、也許在學校,都有《福報》的愛閱人,他們讀報寫心得發表,開創人生另一程的風景。娘家高齡93的媽媽,迄今天天讀著我為她訂閱的《福報》,不時剪報留存並喜悅地與我分享糯米橋、月夜愁等報導。
我參加的第三個讀書會是從一起閱讀《人間福報》開始,大家互相交流激盪,分享心得,較之自行讀報,收穫更為豐碩。
最近讀書會安排「讀報教育」的課程,確信帶領讀報又是一番不同的傳播。愛讀報的小博士會繼續閱讀、帶領閱讀、推廣閱讀,期待出現更多小博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