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閱讀
搶答活動-齊心齊力
黃鈺廷
文/陳智弘 圖/黃月伴
大里高中參加「人間福報讀報教育」已有八年半,圖書館讀者服務組黃月伴老師肯定《人間福報》能引導學生正向思考,勇於面對挑戰;教導學生心存善念,互信互愛,是學校推動閱讀的好教材。在承辦人員的推動下,學校申請贈報率高達百分之百,已是「班班有讀報,人人有福報」。
圖書館每周選錄優良文章編輯《e週報》,也不定時舉辦各項活動,如「讀報有獎徵答」,提高閱讀的趣味;「感恩卡競賽」、「剪報心得分享」及「新聞益智王比賽」,都能寓教於樂,落實讀報教育。
* 閱讀取材內容豐富多元
黃老師說:「《人間福報》中的社論、要聞、遇見科學、奇人妙事、縱橫古今、動物行星、家庭電影院或閱讀咖啡館等專欄的文章都是適合學生閱讀的文本與閱讀理解的參考教材,老師用以編製學習單,並選錄文章呈現於學校《e周報》中,足以引導學生多元閱讀,探索自我,發展潛能。」
校內國中一年級每周一節的閱讀課亦實施讀報教育課程,老師除了指導學生文本閱讀、掌握文章的5W1H外,並將小組討論結果呈現在學習回饋單上,以口頭分享或成果展示讓同儕欣賞與學習,得以體驗合作學習的成功經驗,並達成個體與團體間同步成長的目標。老師發現學生在活動中已然漸漸體悟《福報》的實用性與珍貴性,進而養成閱讀的習慣。
* 多元競賽推動讀報教育
因班級特色不同,學生素質也不同,為了達成全校讀報的目標,學校每學期都規劃各類的讀報教育競賽活動,讓學生多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也落實校園品格及感恩教育。
活動一、感恩卡競賽。班班製作「感恩卡」致贈福報捐贈者,表達學生對贈報者的感恩。 (圖1、2、3、4)
活動二、人間福報對我的幫助。老師設計創意學習單,讓學生展現創意,也從中瞭解《人間福報》對學生的幫助。學生的回饋很直白,卻也不乏可觀之處,直樸敘述的背後,顯現了一顆顆溫暖關懷的心:
「《人間福報》給了我很多幫助,報紙的內容不像其他新聞一樣,讓人看了心情不好,《人間福報》總是報導許多令人心暖的新聞,看了心情自然好。」
「《人間福報》教我很多課外的知識,可增廣見聞,了解世界上發生的許多不可思議之事,幫助我在出社會後如何做人,判斷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人間福報》讓我可以不用看電視也了解社會上發生了什麼事,既不傷眼睛,也加強閱讀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國內外大小事,科學、哲學、政治的新聞都可以在《人間福報》裡看到。《人間福報》就如同它的名稱,讓人們知道惜福及報恩,對大家影響真是大。」
「《人間福報》真的很好看,從國內外的大小事到各國的奇聞軼事,內容由深到簡(淺),通通都有,我從中吸取到許多的課外知識,獲益良多。《人間福報》據說是校外的善心人士所捐贈,非常感謝他們的付出與堅持,令我空洞、黑暗的心得到的光芒。」
「閱讀《人間福報》,我學到很多保護動物生態的知識,也學到要多多愛惜水資源,不要汙染環境。」
「我在《人間福報》中學到要做善事,不能心存歹念。要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貢獻社會。」
「從拿到《人間福報》開始,就收到滿滿的愛了,這是善心人士捐的,讓我們知道要幫助人。更何況《人間福報》帶給我們知識,了解社會議題、生活常識,還會教我們作菜,並報導令人感動的事─有些人為了大自然奉獻了一生,多麼偉大。」
活動三:有獎徵答。圖書館讀者服務組所設計「《e周報》回饋單」上的題目全部出自《人間福報》,兼具趣味與認知,如「《人間福報》共有(○1)個版面」、「台灣首位飛行員拒當二等公民是描述(○2)的傳奇事蹟」、「台北榮總近期研發的LINE聊天機器人稱為(○3)」、「台灣警察最早期騎乘的是(○4)機車」、「陽光或月光穿越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經過折射或反射形成的光學現象稱為(○5)」……答案全對者贈送飲料,數量有限。惠而不費的獎勵足以吸引學生,名額限制提升了競賽的刺激性,每一回總令有心的學生躍躍欲試。
黃月伴老師表示:看到學生創作時的專注與分享時的喜悅,老師的感動與成長,很高興同仁們的努力有了回饋,也希望《人間福報》能走入每個家庭,陪每個人成長,讓人心能更祥和、社會更安定。她感謝大師的悲智,創辦《人間福報》,也感謝默默付出的所有贈報人與推動讀報教育的志工伙伴,讓大家得以共享「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