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禮籃的溫暖與龍眼炭的內斂,形成季節的對比。圖/陽光房出版社提供
火燄百合、腎藥蘭、紫桔梗的錯落,一如在「大寒」節氣中的暖爐,溫暖著全天,也象徵著期待來年的奔放與前進。輔佐茶花葉,讓整件作品更和諧,寒冬中不失生活中的浪漫。圖/陽光房出版社提供
文/李幸芸
明日即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日「大寒」。大寒堅毅,喜迎春,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要大掃除,依習俗,這天也是送神的日子,歡送眾神明完畢,家裡打掃後,就開始做糕粿為過年作準備。到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晚上,台灣習慣稱為「二九晚」。農諺有「新年頭,舊年尾」一個是開始,一個是結束,在這2個重點時間,人們必須特別謹言慎行。
「大寒」是24節氣的最後一個,「大寒寒,春分不暖」,「大寒」之後就是「立春」,春天即將來臨,在減少冬天進補同時,還是要注意預防風寒邪氣。花作以「龍眼炭」的意象為風寒象徵,而「火燄百合」與「腎藥蘭」的紅,一如抵禦風寒之良方與養陽氣之秘方。此外,當季所盛產黃澄澄的柳丁,更讓整件作品呈現季節感之餘也果香四溢,滿滿幸福。
—— 摘自《親子花時間:跟著節氣詩情花意》陽光房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