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心得】沙坑中的保母 拉拔海龜長大

 |2019.05.20
354觀看次
字級

【讀報心得】沙坑中的保母  拉拔海龜長大
《人間福報》刊登日期2018年11月5日第1版  
臺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黃靖雯 同學 

為保育地球盡一份心     
        本則新聞是在報導關於孵育海龜的過程,及目前全世界海龜數量急速減少的問題。不管是課本的內容還是電視的報導,都在告訴我,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正面臨許多的環境問題,例如全球氣溫暖化加劇、空氣汙染、許多稀有的動植物大量滅絕。

也許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馬上解決這些環境問題,但是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改變,為保育地球盡一份心力。看過一篇新聞報導提到,我們平常使用的吸管和塑膠袋,因為一些人為的因素而流入大海,導致許多海洋生物因誤食而使生命受到威脅,所以最近政府開始倡導民眾使用環保吸管跟自備購物袋。這看似是一件小小的改變,但大家都知道手搖杯在台灣十分盛行,走在路上幾乎人手一杯,如果大家都能使用環保吸管,並自備購物袋,那麼一年能減少的塑膠吸管和塑膠袋數量必定十分可觀。

       新聞報導提到,義工們投入保育海龜的工作,每天都需要為海龜準備食物、幫海龜洗澡和清理海灘,雖然疲累,但工作的地點是在美麗的島國斯里蘭卡,義工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欣賞美麗的海岸風景,這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難得的經驗。而且保育海龜能獲得的成就感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再加上能幫助海龜安全的回歸大海,一想到那種景象,就令我十分嚮往,這個義工活動因而便加入我的人生計畫當中。

        如果環境持續惡化,不只是海龜的數量減少,地球的環境也會逐漸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環境問題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我們從小就應該培養對待環境的正確態度,有句話說得好:「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就應開始力行保護環境,例如到海邊不要亂丟垃圾,這樣就可以減少義工清理海邊垃圾的工作量。地球只有一個,人人都應該關心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應該讓生活環境越變越好,不要為了自己一時的方便,而使環境受到破壞。相信只要有心,不管能力的大小,都能為保育地球盡一份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