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教讀報‧讀福報 開創美好人生

 |2019.04.08
648觀看次
字級

【品德教育】教讀報‧讀福報  開創美好人生

文/嘉義縣柳林國小林玉彬老師

    今年我有幸受邀到北興國中,分享讀報教育心得。
    首先,我以集中營倖存者猶太人吉諾特寫給老師們的信,說明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把學生教成更有人性的人。
「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的倖存者,我看到了一般人未見之處,瓦斯房是由博學的工程師建造,兒童是由受過教育的醫生所毒死,嬰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謀殺,婦女和嬰孩被知識分子射殺、焚燒。所以,我懷疑教育。我的請求是,希望你們幫助學生做一個有人性的人,永遠不要讓你們的辛勞製造出博學的野獸、身懷絕技的精神病人或受過教育的怪人。讀、寫、算等學科,只有用來把我們的孩子教得更有人性時,才顯得重要。」

●以《人間福報》為教材設計教案
    在升學主義籠罩下,吉諾特的話特別發人深省,品格教育、生命教育與人性教育的實施刻不容緩。我以《人間福報》品格與勵志文章為主要教材設計教案,致力培養學生高貴的情操,希望能讓家庭更幸福、社會更溫暖,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
    如〈奇遇恩典,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一文介紹生命鬥士楊恩典,透過閱讀與討論,能激勵學生勇敢面對自己的挫折。讀報教育結合肢障體驗,還能引導孩子對身障者多一層關懷,建立同理心,並讓他們體會所有、珍惜自己的幸福。最後請學生進行「生命鬥士楊恩典帶給我的啟示」自省札記寫作,期許自己也當一個生命小勇士,勇於面對各種挑戰,創造光明的前程!
    《人間福報》還有很多相關的勵志報導,師生共讀後,可請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曾經遭遇的挫折,以及克服挫折困難的心路歷程。以他人的奮鬥歷程激勵學生培養永不放棄的精神,努力完成自己未來的夢想。


●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讀報教育課程
    學生有他們的想法與想像的空間,我們必須予以尊重,課程的設計以他們的需求與興趣為出發點,更能打入他們的心崁,也會更具效果。因此,我將讀報結合遊戲、討論與分享、故事、繪本、問題解決策略繪畫、角色扮演、捏黏土、踩汽球、放風箏等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方式,寓教於樂進行讀報教育,讓學生自然進入閱讀的天地。以下為一次實例分享:
    為了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讀報的興趣。首先,我將全班分成四組,由學生自訂海報主題,孩子們設計了「朋友!我能為你做什麼?」、「我心目中的幸福家庭」、「如何改變情緒」、「如何愛惜生命」四大主題。接著,他們開始閱讀與主題相關的《人間福報》文章、分組討論、剪貼文章、集思廣益製作海報、各組輪流報告、分享海報內容,最後由其他組同學提供回饋與建議。
    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各組成員都能發揮團隊的精神與各自的專長,學習與組員分工合作,爭取團體榮譽;透過海報互相觀摩與學習,同學能欣賞其他組別的報告優點和海報的特色,並積極表達肯定。在每組報告後,不同組別的成員能以委婉的意見,互相激勵求進步,也會對海報與分享的內容提供良性的建言。教師在每組報告、同學提供回饋與建議後,則會針對與主題相關的時事問題分享自己的看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課程的活動由學生主導,果真大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讀報教育的實施與成效
    閱讀、省思與分享是讀報教育進行的三步驟,藉此可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我,分享讀後看法,培養自信與勇氣。同學在讀報教育所學到的,不僅僅是觀念的改變,同時兼重認知、情意、行為三個向度的成長,更確實在生活中力行與落實所學。
    透過《人間福報》的閱讀,學生得以體會家長對自己的關愛,我會請學生寫出或畫出自己對家長的愛與感謝、幫長輩抓龍、捶背及製作感恩卡,並藉由訪問長輩,了解長輩對自己的期望,增進親子對彼此的了解,讓親子感情更親密。
    衷心感謝《人間福報》無私的付出,帶給學生品格的成長,也幫助孩子能肯定自我,創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