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復育台24線霧台公路沿線的聖誕紅、九重葛、杜鵑、山櫻花及王爺葵等,成為車友心目中的「賞花大道」(圖)。也透過工藝師以生態工法注入原鄉人文氣息。圖╱潘欣中
公路局復育台24線霧台公路沿線的聖誕紅、九重葛、杜鵑、山櫻花及王爺葵等,成為車友心目中的「賞花大道」。也透過工藝師以生態工法注入原鄉人文氣息(圖)。圖╱潘欣中
【本報屏東訊】二○○九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屏東縣霧台鄉出入依賴的省道台24線嚴重受創,公路總局偕手族人展開「縫合」計畫,重建全國最高、九十九公尺的霧台谷川大橋外,並營造四季分明、色彩繽紛的賞花大道、透過工藝師以生態工法注入原鄉人文氣息;浴火重生的台24線霧台公路,去年榮獲金路獎和台灣景觀大賞獎,三月將代表台灣挑戰IFLA國際大獎賽,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韌性」精神。
台24線陸續完成霧台谷川大橋與布篤蘭橋改建等工程,二○一三年改建完成的霧台谷川大橋,高聳的橋墩橫跨隘寮北溪谷,蜿蜒曲折,宛如蒼龍凌雲空谷青山;它也被族人視為「生命之橋」,特別在橋柱、景觀平台欄杆,融入族人象徵聖潔的百合花、百步蛇及陶甕,凸顯原鄉部落特殊人文。
霧台公路的山川美景得天獨厚,風災後復育沿線的聖誕紅、九重葛、杜鵑、山櫻花及王爺葵等,成為車友心目中的「賞花大道」,四季呈現不同花色,營造造全年無休、色彩繽紛的花道公路」。
「融入在地人文故事,才是條有靈魂的公路!」副段長鄭敏華說,為注入文化底蘊,邀請原鄉陶藝家雷斌指導地磨兒及霧台國小師生創作陶板,搭配石板鑲在公路護欄,刻畫部落與公路共同記憶,涼亭以陶壺及聖潔的百合花為元素,另有原鄉木雕藝術家杜勇君原汁原味藝術欄杆與泥塑創作,原木藝術家楊宗熏結合風倒木及工程剩料,化腐朽為神奇,以環保生態工法注入多元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