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出生僅五個月的柬埔寨童拉戴(La Deveth),出生後因唇顎裂,一周內被轉介至國家兒童醫院矯正。拉戴是家中第一個孩子,唇顎裂並無損家人對他的愛,但街坊鄰居從未見過唇顎裂患者,父母非常保護他,擔心他被歧視,不敢帶著他出門,日前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醫院組成的「用愛彌補義診團」,協助拉戴重拾笑顏。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高雄長庚醫院、桃園長庚醫院顱顏中心所籌組的「用愛彌補義診團」,去年底到柬埔寨金邊與緬甸奈比多,分別幫助十三名柬埔寨患者及二十一名緬甸唇顎裂患者進行免費手術。
義診期間適逢耶誕假期,團員犧牲假期,遠赴異鄉幫助唇顎裂患者,尤其在緬甸義診期間更遇到不少突發事件,像是手術中停電、麻醉機無法開啟、麻醉藥是台灣已多年未使用的藥品、麻醉氣體四溢、肌肉鬆弛劑作用時間小於十分鐘,以致病人術中突然叫出聲來,還遇到氧氣筒接頭爆開等狀況。
這次接受義診年紀最小的患者,是五個月大的拉戴,拉戴一家住在離金邊一百五十公里的偏鄉,在他出生後一周就被轉介送來國家兒童醫院,接受術前矯正治療,並等待去年十二月底的唇裂手術,拉戴的父親是一位工人,雖然第一次見到拉戴時心中有點失望難過,但仍努力賺錢來養活他的第一個孩子。
拉戴的媽媽非常期待這次的手術機會,因為街坊鄰居會嘲笑她的寶貝,讓她不敢帶孩子出門;有些人甚至不敢看拉戴,擔心看了一眼就會被傳染唇顎裂。所以手術後,媽媽還有一個心願,要抱著拉戴走出家門在街坊走走,讓大家看看她的心肝寶貝。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足跡踏遍蒙古、菲律賓、柬埔寨、中國大陸等,完成八十七次國際唇顎裂義診,幫助二千零七十七位顱顏患者重現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