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社會大眾高度關切政府防疫能否掌握先機,若能提早預知流感疫情高峰爆發時間,將可盡早採取防疫因應作為、調度醫療人力應變,減少民怨。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展出台灣第一個能準確預測流感疫情高峰的方法,上周愈低溫、當周放假天數愈多,急診感冒人潮上升愈明顯,解釋力高達百分之八十五。
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方啟泰、研究生林育如等四位研究者,分析二○○七年至二○一六年類流感急診人次及台北測站氣溫紀錄的變化趨勢及相關性,並以二○一七年資料進行驗證。結果發現,前一周環境氣溫愈低、當周放假天數愈多,當周類流感急診就診比例愈高,結果達到統計上高度的相關和顯著。當研究者使用上述結合疫情監測資料、氣溫資料、放假天數的預測模式,能準確預測二○一七年初流感高峰時間點,解釋力高達百分之八十五。
氣象預報顯示本周二、三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氣溫一路下滑,低溫將下探至十四、十五度。根據上述研究成果,下周流感疫情可能升溫,值得關注。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年七天連假期間,急診會不會爆量?林育如表示,關鍵就在年前一周和農曆年第一周有沒有寒流。
低溫為何會使流感疫情衝向高點?方啟泰表示,可能機制有三項。首先民眾外出減少,每日約延長兩小時室內停留時間,增加人際間接觸率,導致流感傳播率上升,容易爆發流感群聚。
第二,流感病毒外膜在低溫環境更穩定,環境存活力增加,提高病毒能長距離透過空氣或飛沫傳播的機會。
第三,吸入冷空氣會抑制人類鼻腔粘膜纖毛清除能力,影響上呼吸道黏膜免疫力。
方啟泰說,目前研究團隊正在研擬跨領域合作AI計畫,期盼未來能有即時疫情預報資訊,幫助主管機關、醫院、民眾,及早預警疫情重大發展。
在發展出好用的警示工具之前,方啟泰建議民眾可把低溫、寒流作為警示,務必保暖,並落實勤洗手、戴口罩、接種流感疫苗等基本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