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clipartwiki
文/黃詠翔(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作家)
上周聊到冥想對意志力的好處並介紹了「呼吸式冥想」,也提及冥想的腦科學證據。有心的讀者,也許會上網搜尋資料,有可能會發現若干研究認為冥想是沒有用的!怎麼會這樣呢?今天就來談談冥想對於意志力訓練到底有無作用這件事。首先,我們要瞭解科學研究是容許批判的,同領域的科學家會針對前人研究進行探討,並設計實驗予以驗證、推翻或補強,這也是科學進步的原動力;因此,當看到反面資訊時,不用過於擔心,反而可以確認這方面的研究正在進步當中。接著我們就來探討一些認為冥想無益的研究,簡單歸納,主要有兩種反對意見。
其一
受試者冥想後,會有負面情緒產生。
還記得上周麥高尼格教授的學生跟她抱怨在冥想後覺得挫折的例子嗎?有些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是因為無法有效地抑制腦內的思緒,而感到挫敗。冥想效益不是檢驗進行冥想時多能克制腦內思緒,而是要觀察冥想後,工作表現的情況。另一些原因則是冥想的原罪,「冥想」這個詞多少帶有宗教意味,對於宗教議題較敏感的受試者多少會排斥它,自然也會有負面情緒產生。當然,上周提到呼吸式冥想是無關宗教的。若有疑問的同學,也可改做其他鍛鍊意志力的運動。
其二
冥想並不能使受試者在認知作業中表現更好。
這可細分成兩個面向:「作業所涉及的能力」以及「個體對作業的好惡」。首先,提升意志力並非萬靈丹,這僅能讓受試者在課業或工作中更加專注。舉「算數學習題的生活例子,提升學生意志力並不能保證他能做對每道數學習題;要做好數學題目,數理常識、邏輯能力及算術能力也是必備的基本能力,提升意志力僅能讓你在演算時,更加專注、不易犯錯;反之,請一位意志力超群的中學生算高階微積分,就算他意志力再好,沒有相關背景知識,也是無法算對。再來是「作業好惡」的問題,舉個例子就能立馬明白:被迫去聽一場自己不感興趣的演講,就算意志力再好,也是會打瞌睡;反之,一位電玩愛好者則可以不眠不休地打電玩。由上述例子就能看到動機(本能自我)對於意志力的影響力,往後會在本能自我的篇章陸續跟大家介紹。
僅提升意志力並不代表你十八般武藝樣樣皆通,意志力是能讓你較專注、較有效率以及能夠及時察覺當下的內心處境。要做好工作,除了鍛鍊意志力,其它工作所需的能力自然也得有所提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