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 偵查事務所-番外篇 習慣樂利屋 哈利:「喂,等一下!這應該是記憶的問題,我們那個篩選信件的小弟是不是搞錯啦!」圖/BOB
文/黃詠翔(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作家)
哈利:「哈囉哈囉!歡迎收聽習慣樂利屋,我是主持人哈利。本節目為聽眾解惑生活習慣的大小事。先跟各位介紹我的夥伴,也是我們習慣偵查事務所的主任,人稱『習慣小才女』。」
學姊:「先打斷一下,也就你這樣損我。」
哈利:「哈,被糾正了,那就以平常我對你的稱呼好了。學姊你好!」
學姊:「哈利、各位聽眾,大家好!」
哈利:「事不宜遲,我們來看聽眾的來信。」
哈利:「喂,等一下!這應該是記憶的問題,我們那個篩選信件的小弟是不是搞錯啦!」
學姊:「篩選信件的是老闆。」
哈利:「哈哈,開玩笑的,我們家闆闆最棒了!那請問學姊這可以用習慣理論幫助嗎?」
學姊:「可以的。如同哈利所說,它的確與記憶有關,但記憶出錯僅是『果』,而不是『因』。我們可以繼續問,為何王先生沒記住秤重機有沒有歸零?」
哈利:「嗯,我幫你問一下:『烘焙王,你為什麼沒記住?』」
學姊:「我是在問你!」
哈利:「哈哈,抱歉。是因為這些事對他來說太常做的關係嗎?」
學姊:「的確如此,『備料』對王先生來說已是例行公事,就習慣理論來說,這個動作已經是『潛意識』了。」
哈利:「我插一下話,學姊說的『習慣有潛意識的特性』,可於『趣味多腦河』電子報複習,《人間福報》官網上有喔。好的,學姊請繼續。」
學姊:「嗯,潛意識的意思是,你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做完你的習慣動作,但也因為不自覺,所以自然也沒有記憶點回想,到底剛剛有沒有做過(那件事)。」
哈利:「既然是習慣動作,應該都有做到啊?怎麼還會出差錯?」
學姊:「畢竟我們是人啊!再怎麼習慣的行為多少還是會出錯,心理學家稱之為『習慣的代價』。」
指差確認 減少出錯
哈利:「我記得若發生這個情況,可以請旁人幫忙注意,正所謂『旁觀者清』。」
學姊:「旁人或同事的確能夠協助當事人,但大多工作是得獨力完成的,總不能一直要人盯著。」
哈利:「也是啦。」
學姊:「所以較好的辦法是增加當下的注意力。你有看過列車人員在確認乘客是否已上下車的動作嗎?」
哈利:「喔喔,就很帥氣的在那邊指來指去、自言自語的那個嗎?」
學姊:「是的,這個稱為『指差確認』,藉由手指指向應注意的方向,以及大聲呼喚『什麼什麼已確認』的語句,來提高注意力,進而降低習慣動作潛意識特性可能帶來的失誤。」
哈利:「原來他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啊!」
學姊:「是啊,而這也可以運用在王先生的工作情況上。每當備料前,提醒自己使用指差確認,例如,手指著秤重機,並說出:『已歸零!』一方面既能降低失誤,二方面也能在質疑自己的時候,有較好的記憶點回憶:『我剛剛已做過指差確認,所以有歸零了。』。出門前檢查是否有關瓦斯和鎖門也是可以利用這個方法來做確認喔!」
哈利:「哇!學姊真棒,希望這個建議能讓王先生工作順利,以後創業成功記得請我們吃麵包啊!我們下周見,掰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