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是可溶性的岩石地域,經年累月受到弱酸性的地下水侵蝕,而形成溶洞。當地下水滲入洞穴時,由於溶蝕作用而造成各種特殊地形,總稱為喀斯特地形。圖/吳芳枝
石灰岩是可溶性的岩石地域,經年累月受到弱酸性的地下水侵蝕,而形成溶洞。當地下水滲入洞穴時,由於溶蝕作用而造成各種特殊地形,總稱為喀斯特地形。圖/吳芳枝
文/吳芳枝
石灰岩是可溶性的岩石地域,經年累月受到弱酸性的地下水侵蝕,而形成溶洞。當地下水滲入洞穴時,由於溶蝕作用而造成各種特殊地形,總稱為喀斯特地形。
石灰岩地區經過千萬年溫度、壓力的變化和地下水的侵蝕及溶蝕作用,因為流水的搬運和沉積,形成大量石筍、石柱和石鐘乳的奇景,形成圓桶狀洞穴、溶蝕溝等的大自然魅力。
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嶇、土壤貧瘠,但是千溝萬壑的特色,卻是鬼斧神工的奇妙地形。亞洲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如:廣西桂林、張家界奇石、雲南石林、越南下龍灣,因為溶蝕作用而造成千姿萬態的喀斯特地形,到處都有溶洞、石鐘乳、石筍、石柱等,峰巒疊障地形多樣,瑰麗奇景被攝影愛好者深深著迷,讓人歎為觀止。
「桂林山水甲天下」,自古以來,人們歌頌讚美不絕,「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的特色,是典型喀斯特地形,鐘乳石洞特多。台灣玉山或中央山脈峭拔峻秀,而桂林的山像大饅頭、小饅頭林立,田野、鄉間、河畔到處可見,高高低低起伏不平,錯落有致,有的單峰獨立、有的峰峰相連,群峰倒影充滿詩意,宛如一幅畫卷。漓江兩岸,奇峰環繞逶迤曲折,更讓人流連。
越南下龍灣被列為世界遺產,有海上桂林之稱。數不清的小島嶼,巍峨矗立在碧藍的海面上,山影映照水面,波光粼粼,像一群盡忠職守的守護神,有一種遺世獨立的孤獨之感。搭乘遊艇出海觀賞,散落海上的大大小小島嶼,蔚成海上石林奇觀,得天獨厚的喀斯特地形將下龍灣點綴得絕妙景觀。
登上英雄島,站在山頂鳥瞰,視野遼闊,清冷的空氣,沁入心脾,無比舒暢。下龍灣山石嶙峋,煙雨朦朧中,像潑墨山水畫,美不勝收,是罕見的珍奇地形,是一生必訪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