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十五歲女性,為慢性血癌病人,發病超過十年,一直服用藥物治療,病情獲得良好控制;由於她結婚多年,企盼懷孕生子,為了避免藥物影響胎兒發育,因此自行停止藥物使用;幸運的是,孕期期滿後,生產出一位健康寶寶,目前病情穩定,正和醫師討論,是否要重新開始服用藥物。
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邱宗傑表示,血癌在台灣惡性腫瘤患者中占第六位,每年新增病人近六千人,由於血癌常無聲無息侵犯人體,因此又被稱為「沉默殺手」。所幸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因標靶藥物,如基利克(Glivic)等的問世,病人可以不必依賴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只要服用標靶藥物,穩定控制病情,就能正常生活。
邱宗傑強調,借助於分子生物及基因研究的進展,如今對急性或慢性血癌的治療,無論臨床標靶藥物或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治療用藥,已愈來愈進步,病人在確診後,只要配合醫師治療規畫,積極接受治療,治癒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