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機會 視障教育有成 李祖翔 |2019.12.17 語音朗讀 39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視障兒的父母、老師為孩子後製可觸摸的繪本,圖為鳥籠線條後製。 圖╱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提供 職能治療師利用黑白格教具為孩子評估視覺敏銳度。 圖╱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提供 林一蘭(左)栽培女兒成才,靠的是生活用心及機會教育。 圖╱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提供 永齡基金會為視障者打造「視障音樂發展中心」,說明會上,視障樂團的表演讓創辦人曾馨瑩感動落淚,也感受到贊助350萬的價值!而視障音樂家所以能侃侃而談,還擁有不輸明眼人的專業與開朗,最大功臣是「視障教育」,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副總幹事林一蘭分享了她20年來的育兒歷程。 因為早產,林一蘭的女兒身形嬌小,每次餵奶都得從5c.c.~15c.c.慢慢地喝,由於醫生判斷孩子長大最多可能近視,讓放了心的父母錯過黃金治療期,導致視網膜剝離,只能看見些許光影和粗大影像。林一蘭很內疚,也只能不斷提醒自己:「妳是個媽媽,不能輕易絕望和放棄,妳一定要堅強。」 20多年前幼教出身的林一蘭走入視障領域,在視障協會服務則將滿18年。她知道視障者需要廣泛運用觸覺,所以透過玩、摸、聽讓女兒記憶生活點滴,「比如喝飲料,我們會用吸管吸一點水放進孩子嘴裡,讓她知道用力吸就能喝到水;漱口也是我們含住水,做出振動感,讓女兒摸,學習不把漱口水吞下去。」 勇於嘗試 終能獨當一面 「視障教育與一般幼教的差別,是要分解步驟。」林一蘭說,一般孩子用眼學習,視障孩子則要用摸的,小時候他們常害怕上廁所,怕掉到馬桶裡,那時得為他們放置小板凳,再引導聆聽馬桶的沖水聲,把抽象變具體,一步步消除不安;穿衣服、扣扣子也要練習,雙手更要學著碰到一塊兒;學點字同樣是左手要跟著右手,一格一格摸,不然閱讀就亂順序,不知道讀到哪一行,把握每個步驟、寓教於樂才能提起學習興趣。 早期的台灣,視障教具不多,父母和老師只好嘗試自己創造,如講述籠中鳥的繪本,他們用膠水疊出鳥籠的線條,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畫板會鋪上種蘭花的格子網,紙上便有顯著線條能觸摸,知道畫畫是怎麼一回事、樂趣何在;協會教室還有個木箱遊戲,要打開4道鎖需要配對正確的鑰匙,孩子會被教導1把鑰匙失敗了還有3次機會,知道「別怕失敗,堅持到最後就能成功」的道理。 此外父母得隨時為孩子做生活機會教育,如女兒好奇窗外有什麼,手伸到外面撈,媽媽就趁機朝下扔東西,給她聽5樓到地面的距離;出外吃飯林一蘭也會選好一點的餐廳,加強教導餐桌禮儀和服裝穿扮。 林一蘭說,給了孩子機會,他們就有膽子嘗試挑戰、找尋解決辦法!女兒在玩乒乓球時,為了不讓球滾到手摸不著的地方,會自己用腳抵著牆壁當圍欄;玩樂高積木時會自己摸索拼成對稱的房子;幼兒園學會倒水、切水果,常端給爸媽吃,現在讀研究所,室友還離不開她的好廚藝。 良好培育 前途指日可待 視障生學音樂不容易,尤其合唱,看不見指揮該如何搭配整個團隊?林一蘭的女兒做了許多努力,每次團練結束,都把過程錄下來回家練習,要記住何時輪到自己唱,也要記住左右的呼吸,因為勤作筆記溫習,成績扶搖直上,考取輔大社工系、音樂輔系和音樂研究所,是視障樂團的固定班底,也常挑戰自我,能搭車從台北到嘉義找同學、騎協力車甚至划船。曾有計程車司機覺得她可憐,看不見這個美麗的世界,她卻反駁:「我一點都不這麼認為!」 林一蘭說,很多人覺得用不到的他們就不需要學習,事實上,視障生學的應該要比一般人多,「我們要相信孩子做得到。」她謹守生活規範,沒有因為看不見就放水,不只要女兒守時,早起要折棉被,更不能為不該犯的錯誤找藉口,也期許當個懂得感恩的人,逢年過節都不忘寫賀卡、發臉書訊息感謝老師的教導。 協會有許多像林一蘭女兒這般有潛力的孩子,在接受協會珠心算、作文、數學、電腦、定向行動、生活技能訓練、心靈成長和職涯探索等課程後,發展得都很好,常常讓人驚豔,她說:「學得愈多,能力愈好!」為了創造機會,協會還積極普及點字樂譜、培育點字樂譜教師,讓更多有志音樂的人能穩定發展,未來音樂發展中心就是他們築夢的基地。 前一篇文章 音樂療癒 思親兒撫平心缺口 下一篇文章 網紅柴犬家訪 弱勢童笑開懷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