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醫師】 李雁雁 不因眼盲降低人生定位 文/記者陳尚營 |2019.12.15 語音朗讀 24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雁雁在家裡讀盲文書。圖/新華社 李雁雁在讀書會上為小讀者摸讀成語故事。圖/新華社 李雁雁是中國首位盲人醫學博士。圖/新華社 文/記者陳尚營 一條清溪河從「李雁雁脊椎矯正」診所門前不遠處流過。兩公里之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筆下的秋浦河,再遠一點就是長江。 四歲的時候,李雁雁跟隨父母來到安徽池州,一直生活到考上大學。一九八五年,二十歲的李雁雁在大學期間因眼疾致盲,雙眼沒有一點兒光感。四十五歲之後,他回到這裡開辦診所。 出租車司機劉燕是李雁雁的病人。「開車時間長了,腰也疼,背也疼,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劉燕說,她之前也去很多地方看過,但效果都不好,「後來到李博士這裡,他給我做了幾次矯正,感覺好多了。」 貴人不計得失幫助他 讀大學時突然的失明,讓李雁雁很消沉。但他用常人難以想像的堅毅和努力,自學盲文,自學日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要與命運握手言和」。 失明十年之後的一九九五年,他獲得日本全額獎學金,隻身赴日留學,三年後獲得日本針灸指壓醫師資格。一九九九年,他再一次孤身自費赴美,考取美國帕默整脊大學,二○○五年取得脊柱神經矯正博士學位。 儘管不在大都市,但李雁雁在池州的診所卻是名聲在外。「大陸基本上每一個省都有人來找我看過,美國、英國、日本的也有。」 劉燕說,最讓她感動的是李雁雁不僅免費給她治療,還常囑咐她:覺得不舒服了就趕緊來看。「劉燕不容易,一個人要贍養老母親,還要供孩子上大學。」李雁雁說,只要是身障或貧困戶,來看病都分文不取。 「那時候在美國,沒有陪讀,自己買菜做飯,被刀切到過,被油燙過。」李雁雁說,遇到困難時,那種孤獨感寒徹心扉。「加州的冬季總是陰冷多雨。晚上放學後,我一個人冒雨走過幾個路口去坐車,常常公交站就我一個人。車次還少得很,有時候等著等著,就哭起來,想媽媽,想家。」 「其實我也遇到過很多很多好心人,不管在大陸還是海外,他們不計得失幫助我,這也是我現在給很多人免費看病的原因之一。」李雁雁說,「這麼多年來我這裡的患者,有一半都是免費給做的矯正。」 「我給很多農村的病人免費治療,他們不好意思,就送土雞蛋給我,久而久之,家裡雞蛋多得吃不完。」李雁雁說,他開始學做茶葉蛋,幾次下來,發現自己的手藝還不錯。兒子李顯山常吵著要吃他做的茶葉蛋。 「『小兔兔』給我做的茶葉蛋命名『李氏茶葉蛋』,我覺得挺好。」李顯山今年八歲,「小兔兔」是他的小名。除了兒子「小兔兔」,三年前他又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小愛愛」李瑞珊。 書呆子偶爾也懂浪漫 「博士特別愛看書,但不是書呆子,偶爾也會浪漫一下。」他的妻子何建輝說,平常的日子裡,鮮花不經意間會出現,讓她滿心歡喜。 二○○九年,李雁雁和何建輝相識於深圳。「博士來深圳做講座,我聽朋友說起他的故事,被震撼到了。」很快,他們相識、相知,確定了戀愛關係。 「博士比我大二十三歲,還是個盲人,開始我的家人也是反對。」何建輝說,家人擔心她嫁給李雁雁,會變成一個保母。「我給他們說,博士不光生活能自理,用電腦、出遠門都沒有問題,後來我給家人看了一張他登山的照片,他們被打動了。」現在說起和丈夫的交往種種經歷,何建輝的眼中滿是幸福,她說老公一直是她的偶像。 在小區裡,鄰居們常常會看到李雁雁抱著女兒,何建輝帶著兒子,一家四口悠閒散步。 「不要因為是盲人就降低自己的人生定位。」他曾在自傳《逆境》中寫道:在與自己的內心交談過千百次之後,我早已說服了自己——「我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 前一篇文章 【作家】劉亮程 書寫聲音的記憶 下一篇文章 【治沙達人】 王有德 植綠沙漠 淘金沙海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3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8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9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10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網紅博主】龔向桃 真實生活日常最吸睛【剪紙藝術家】高少萍 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鳳翔泥塑傳承人】胡錦偉 老手藝捏出新生命 作者其他文章古建築 在雕工手中復顏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