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人類世界的一道光明

文╱吳繼平 |2019.11.10
2026觀看次
字級

文╱吳繼平

我雖不是佛教信徒,可星雲大師的盛名,我是聽聞了好些年了的。原以為他和其他高僧一樣遠在廟堂,可望難近。所以兩年前去過台灣,竟沒想到要去佛光山朝拜感受一下。也許這就是佛緣不夠!

今年十一假日期間,拜讀了好友碩鳴先生的《人間佛緣—走近星雲大師》一書,彷彿在心靈上拜謁了一次佛光山,它巔覆了之前我對大陸一般寺廟和佛事的認知:教義玄奧,解讀晦澀;佛陀如神,遠在天邊;信眾重迄拜輕修行,重形式輕內涵,弘法度眾變得日漸昂貴。

走近佛光山,它讓人領略到了不一樣的氣息,感受到佛教的盎然生機。星雲大師展佛心感悟人心,用佛意感動人意,心懷度眾慈悲願。他開示眾生佛即我心,求佛就是求自己。於是,大師宣導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同時,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他要讓不同存在,以求同;變寄託來世,為直面現世。大師傾注了全部心血,身體力行,致力於人際相愛,社會和諧,捨得給予,共生吉祥。大師把佛陀從天上重新請回淨土,使佛教回歸人間,並詮釋道: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這便是人間佛教。大師讓求佛變得簡單,只要心存善念,慈悲修行,人人皆有可能成佛。大師對佛教的弘揚和發展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貢獻。他使佛教不再高遠,不再玄奧,不再晦澀。他讓佛教變得有了溫度,不再冰冷。

把佛教視為文化

星雲大師用充滿辯證思哲的睿智創導了以無為有,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空為樂的佛念。他不僅視佛教為宗教,更把它看成一種文化,是大家共有的歷史財富,所以不居高臨下,所以平等相向。

大師堅信,人的心靈是需要安頓的。物欲橫流,心氣漂浮不利於社會和諧共生。所以勸誡信眾,人生在世,關鍵不在擁有而在於共同享有。爭鬥、對峙因在擁有,倘若多一點慈悲關懷,多一點相互善待,多一點共同享有,許多矛盾和糾結就可能化解,就有可能出現共同歡喜的結局。

大師說他愛天空的點點明星和飄飄白雲。因為星不怕黑暗,雲不畏天陰。他啟示人們,心中有佛,人生才有定力;打開胸襟,關愛才會擴展;節制欲求,精神才能輕鬆自由。

大師教誨信眾,修行應從做人開始,應該從小進行教育,首先養成在家做個孝順的人,在社會做個守秩序、有禮貌、有品德的人。心存善念,胸懷慈悲,力爭更多的人站在光明的一邊,這個世界就會光明多一些,美好多一些。

大師宣導的人間佛教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傾心付出,砥礪前行。它看似柔軟卻以太極般的張力教人看到希望。我想,只要人身上的佛性多一點,天下就會大不一樣。

星雲大師宣導的人間佛教儼然已成了人類世界的一道光明!

作者簡介

吳繼平

1957年出生於上海。1974年中學畢業後曾在農場和工廠工作。1979年進復旦大學分校歷史系學習。1983年畢業留校工作。1993年調上海浦東貿促會工作。1998年轉至東方國際集團旅遊發展公司工作。2004年起為自由職業者。2017年退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