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鐵塊製馬,需要用四千顆鐵塊、每天十小時、二十二天慢慢焊接完成。圖╲陳玫伶
【本報嘉義訊】有「嘉義鐵孩子」之稱的賴銘傳,五十歲從製作廣告看板退休之後,選擇到回收場撿不鏽鋼鐵器,改造成一個個可愛的裝置藝術,全台幾乎都有他的作品,賴銘傳表示,希望未來當外地人看到鐵製成的作品,會想到嘉義,進而促進觀光。
一件廢棄鐵塊製成的馬,需要用四千顆鐵塊、每天十小時、一共二十二天,慢慢焊接才能完成,這還僅僅是賴銘傳的其中一件作品,賴銘傳說,每一件鐵器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他將這些鐵器撿回來,是希望能讓它們重新被看見,即使不再做了,這些裝置藝術也可以代替他存留在世上。
賴銘傳表示,他原本從事廣告看板創作,平時會畫油畫,但是考量到做廣告看板不能隨心所欲創作,須看顧客臉色,而油畫保存時間無法長久,他就思考什麼類型的藝術作品,才能永久保存,又可以帶動地方特色,成為觀光勝地。
他到全台觀摩各種地方藝術、文化館等,才想到可以運用回收的不銹鋼鐵,製成裝置藝術,將別人不要的廢棄物變身,成為可永久保存,且好整理的藝術作品,二○一五年他就以「嘉義鐵孩子」的名號全台創作。
賴銘傳預計,過幾年會將這些作品的所在地,製成一張旅遊地圖,讓遊客可以跟著他的作品,全台走透透,目前最南到台南走馬瀨、最北的桃園、新竹,甚至東北遼寧省都有賴銘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