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茶杯 比蛋殼還薄 |2019.10.17 語音朗讀 39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快雪時晴」團隊製作的薄胎茶杯,薄可透光。圖/新華社 〈清明上河圖薄胎瓷碗〉直徑四十公分,厚度不到一公釐,訪客細細欣賞。圖/新華社 黃正南在工作室內製造瓷器。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一只陶瓷茶杯,竟比一支鑰匙還輕,甚至薄到能透光。這是中國大陸江西景德鎮陶藝團隊「快雪時晴」燒製的茶杯,團隊專攻陶瓷工藝,尤其是薄胎瓷,又稱為「蛋殼瓷」,成品厚度大多不到一公釐,薄如蛋殼、能透光。 薄胎瓷是景德鎮傳統瓷器的一種,九年前,從事無線電工作的汪敏輝,與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杜星宇、畫師劉震,三個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職業的人,出於對陶瓷的熱愛而合作,成立了薄胎瓷製作團隊「快雪時晴」,目前團隊已發展到二十多人。 清明上河圖 躍然碗上 團隊每件作品都是純手工完成,其中二○一三年燒製出的大型作品〈清明上河圖薄胎瓷碗〉尤其經典,碗直徑四十公分,厚度不到一公釐,碗上所繪景物極為精細,幾乎要拿放大鏡才能看清。 大陸官媒新華社近年不只一次採訪該團隊,曾有人現場拿出一支約六公分長的鑰匙秤重,為十五克重;另秤一只薄胎茶杯的重量,只有十四點五克,比鑰匙還輕。 新華社本周再次拜訪,四十歲的汪敏輝告訴記者,團隊目前致力於將最新的製瓷配方,運用在仿古瓷的設計和製作中。 團隊表示,薄胎瓷的製作從配料、拉坯、利坯(修坯),到繪畫、施釉、滿窯、燒製,須經過十幾道純手工工序,分三次燒成,成品厚度多不超過一公釐,被形容為「薄似蟬翼、亮如玻璃、輕若浮雲」。 一只普通的薄胎茶杯,製作過程耗時兩個月以上,且成品率不到百分之十,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將成廢品,汪敏輝說,「工匠精神」是手工製瓷人永恆的追求。 台灣也有製作薄胎瓷的專家,來自新北市鶯歌陶瓷世家的陶藝家黃正南做出〈會跳舞的碗〉,瓷碗輕若鴻毛,可以被蜘蛛網托起。 黃正南作品 世界最薄 新華社報導,黃正南用專業量尺測量,蛋殼厚約零點四公釐,他的名片厚零點三公釐,而他製造的薄胎瓷碗最薄的僅零點○五公釐,比蛋殼更薄,因此他給自己製造的瓷器起名「蛋膜瓷」。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介紹,黃正南花了十年研究,結合英國骨瓷土及其他獨家配方,精準拿捏燒窯溫度,才成功做出厚度不到零點一公釐的「世界最薄」薄胎瓷碗。瓷碗透光性極佳,在燈光照射下,繪在碗裡的花,在碗外也清晰可見。 前一篇文章 53年老主顧 每月奔波100公里剪髮 下一篇文章 缺3指也能拉坯 馬續承熬成陶藝師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7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8如是說2025.06.2509【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10社論--切莫誤判中東情勢2025.06.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3D列印希望 動物迎向新生70歲足球英雄 照亮貧童未來帶泰迪熊看病 消除就診恐懼 高麗菜美學 引領法國前衛建築 露天圖書館 閱讀無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