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27 玻璃娃李格琳 譜出美麗的生命樂章

楊慧莉 |2019.10.12
1858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人生是磨難!對於行動不便的殘障者而言,這句話更顯真切。從小罹患成骨不全症的李格琳,即俗稱的玻璃娃娃,卻不被人生的磨難所打倒,她善用自己的天賦和熱情,以音樂扭轉因先天不良而看似受限的人生,也同時以歌聲撫慰世人的心……

生命軌跡
十歲學提琴  三十琴音撼人心


李格琳(Gaelynn Lea,1984-)來自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小鎮(Duluth),先天患有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即俗稱的玻璃娃娃,這是一種主要影響骨骼的遺傳性疾病。父母原本是數學老師和學校祕書,兩人因熱愛表演,而在婚後經營一間以音樂劇和喜劇演出為主的劇院,並把子女帶在身邊,讓他們在劇院的環境中長大。

音樂路上遇貴人

李格琳的藝術細胞便在目睹劇團一齣又一齣的表演中滋長,而在十歲時迸發;當時,有交響樂團造訪她的學校,讓她對演奏產生興趣,於是便問母親是否可以讓她學拉小提琴。母親讓她自己決定,也深信她能想到彈奏的方法。接下來,她很幸運的遇到一位有愛心的音樂老師——蘇珊.莎莫菲德(Susan Sommerfeld)。莎莫菲德協助她找到獨特的演奏方式,而非看她行動不便,讓她去合唱團裡唱唱歌就好。

由於李格琳個頭太小,老師陪她嘗試了很多方式,最後找到了一個折衝的方法:不把小提琴架在脖子上,而是放下來像大提琴那樣,握弓的方式就如貝斯手那樣。她起先不知這樣深具變通性的彈奏方式是多大的鼓勵,後來在得知其他人因自己的不便而被拒於音樂門外後,為他人的遭遇深感難過。

大學時,李格琳發現了民謠音樂的魅力,後來德盧斯小鎮的傳奇人物阿倫.斯派克(Alan Sparhawk)又介紹她學習使用效果器,因為這有利於她將來自彈自唱的個人表演,效果器可讓彈奏出的音樂豐富多變。

人生路上遇真愛

李格琳剛出道時,主要是以合夥的方式;她有多位合作對象,包括斯派克。二十二歲時,她遇到未來的夫婿保羅。她當時始終害怕自己的殘疾會讓人退避三舍,但當有朋友在一個表演聚會介紹保羅給她認識時,他們便在往後的露營、園藝和烹煮活動中愛上了對方。

相識七年後,李格琳與保羅決定攜手同行人生路。婚禮前六周,李格琳因手術併發症臥病在床,她說服醫師讓未婚夫保羅晚上陪伴在側,因為他們當時尚未成婚。就醫期間,保羅每晚睡在李格琳床邊的小椅子上陪著她,讓她更加確認她再也遇不到比保羅更好的人了,而她也將能夠跟保羅攜手共度生命中的種種難關。

李格琳康復後,婚禮順利進行。一年後,她在家鄉一邊擔任全職音樂老師,一邊定期做小提琴獨奏時,突然靈光乍現,決定將生病期間與夫婿患難與共之事寫成一首歌。她先是寫下「我們肩並肩,一起面對暗夜來臨」,接著這首歌就發展成〈有一天我們佇足於陽光中〉(Someday We'll Linger in the Sun)。

一夕爆紅成藝人

〈有一天我們佇足於陽光中〉道盡真愛得之不易,期許所有相愛之人都能在此世或他世感受到真愛的美好,一起佇足陽光下,享受片刻的寧靜和快樂。由於歌詞感人,曲調優美,讓人聽了難以忘懷,李格琳用它報名參加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知名的「小桌歌曲比賽」(Tiny Desk song contest),結果異軍突起,擊敗其他六千多首參賽歌曲,贏得比賽。

過去,她常在明尼蘇達州北部演出,農夫市集、披薩餐廳、湖邊的木棧道等地都有她現場表演的蹤跡。對於表演,從小在劇院長大的李格琳深感那就在她的血液裡。

「表演,給人活力,讓你與自己和他人的心靈交流。」因此,她覺得每場表演因每個可貴的聽眾而變得有價值。她喜歡在披薩店表演,也喜歡在木棧道表演,那裡有很多小小孩,常指定她彈奏童謠〈小小蜘蛛〉(Itsy-Bitsy Spider),看到孩子們雀躍不已,她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而今,李格琳因得獎而一夕爆紅,從一個業餘表演者變成巡迴藝人。獲得的獎金足夠支付她全美巡演四次,現在身兼她巡演經理的保羅跟著她全美走透透,也覺得很開心。

事實上,這兩年來,李格琳行程滿檔,足跡已遠至國外。她到訪英國和愛爾蘭時,她那些受愛爾蘭塞爾特民謠啟發的歌曲算是找到了一群知音,樂迷們跟著她高唱副歌部分,在她唱完主歌部分時,依然欲罷不能。

音樂本身,對李格琳而言,就是用來聯結人心,而她對自己能夠碰觸這樣美好的東西深感榮幸與喜悅。

人生信念
充實更甚進步 當下才是唯一


李格琳以樂音向聽眾訴衷曲,所觸及的主題從愛情、寬恕到為殘障者爭取權益。作為玻璃娃娃,她一出生就行動不便,手腳彎取的她只能以電動車代步。比起正常人,她的人生發展更顯坎坷,但她不想坐以待斃,受制於自己的行動不便與不友善的大環境。

不只是個音樂人

舉例而言,美國總統川普企圖廢掉平價醫療法案(the Affordable Healthcare Act)時,李格琳創作了歌曲〈我等待〉(I Wait),歌詞中寫著「你有看見我是如何一路走過來的嗎?」以表抗議,因為川普此舉將讓李格琳這樣的帶病投保人喪失醫療權益。

一路走來,李格琳的醫療經驗讓她成為殘障權益的倡導者。二十來歲時,她一度呼吸異常,碰到的第一位醫師愛莫能助,幸好第二位醫師給了她這種症狀的最基本醫療,讓她隨即復元。

除了倡導殘障者權益,李格琳也是公眾演說家,藉由以下所講演的主題,分享表達她這一路艱辛走來的人生感觸:

◎殘障覺知:她常分享自己的殘障經驗,並藉此探討了殘障者所面臨的種種障礙。

◎充實才好:李格琳發現,比起讓自己慢慢進步,她覺得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充實的人生,所獲得的幸福感更多。

◎找回自由:李格琳的殘障處境讓她無法像一般人擁有正常的情欲,在幾經徘徊後,她終於從頓悟中找回內在的自由。

◎幸有音樂:李格琳的音樂之旅讓她發現,音樂是一項人人皆可親近的療癒工具。

唱出生命的樂章

以上人生議題,李格琳不僅說出,也用她的歌聲唱出。舉例而言,她的新專輯《學會如何安住》(Learning How to Stay)中有首歌曲〈從暗到明,又暗下來〉(Dark to Light And Dark Again),就是她對殘障覺知的演繹。

這首歌探討了身體何以無法完全盛裝我們。提起其創作過程,李格琳表示,想以一種較輕鬆的態度,用它捕捉自己對老化和殘障的感受;想把殘障視為一種多元的形式,而非一種不惜一切,想極力避免的痛苦或狀況。於是,她決定用一種樂觀的風格寫下這種心境。

不過,她也澄清,「殘障者有時是在受苦,她也絕非在歌頌這種情況很有趣」,但她深感殘障者面對的許多障礙其實是社會不夠包容、未把無障礙列為首要之務的結果。「許多殘障者若處在一個被珍視的無障礙社會,其所經歷的消極部分,其實是可以被修正或至少改善的。」

此外,她也深感美國社會對於殘障權益的討論並非基於殘障社群的發言,且常帶有同情和輕蔑,於是創作了這首歌來抗衡,藉以提醒世人「不管身體處於何種狀況,我們都有能力活出充實的人生,而想擁有這樣的人生,有必要提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身體會腐朽,靈魂永不朽,是她及早悟出的人生哲理。

而專輯中的另一首歌曲〈我等待〉,因川普的舉措而寫,便直接唱出她希望社會把殘障者需求納入考量以符合公平正義的期許。

要隨時擁抱當下

以民謠音樂起家的李格琳,倒也不拘於一格,她喜歡探索和嘗試不同類型的音樂,也總是樂在學習。她的新專輯就帶進了許多音樂類型,也用一整個樂團去彈奏出歌曲,讓聲音更顯豐富,而不只有她的小提琴和效果器,藉此體現她一以貫之的人生基調:充實而豐富。

而在此人生基調的背後,卻也有著一種因著她的殘障而來、對生命的深刻體悟。此體悟在她的新專輯中也似有若無的出現了,那就是「無常」。

「當你有我這樣的殘疾,你很早就會明白,生命說變就變,這一秒還好好的,可能下一秒骨頭就裂了,你無法想像六周後自己會是什麼模樣,因為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我二十一歲之前,就清楚明白自己隨時都會死。」李格琳語重心長的說。於是,因無常而起的「擁抱當下」體悟就順理成章的飄進她的創作裡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