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宇宙視野 3學者摘物理諾獎 |2019.10.09 語音朗讀 20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瑞士奎洛茲(圖)、梅爾和加裔美籍皮博三位學者,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圖╱美聯社 瑞士奎洛茲、梅爾(圖右)和加裔美籍皮博三位學者,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圖╱美聯社瑞士奎洛茲(圖)、梅爾和加裔美籍皮博三位學者,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加拿大裔美國籍物理學家皮博(James Peebles)、瑞士天文學家梅爾(Michel Mayor)和奎洛茲(Didier Queloz)三位學者因為對天文學的開創性貢獻,獲頒二○一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任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皮博獲獎原因為「對物理宇宙學的理論基礎發展的貢獻」;瑞士日內瓦大學天文學家梅爾和奎洛茲則是因為「發現太陽系外繞行太陽般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皮博將獲得一半獎金,梅爾與奎洛茲將對分另一半獎金。諾貝爾獎獎金達九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千八百零七萬元)。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表示:「今年的桂冠得主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想法。」 皮博獲獎為表彰他在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梅爾、奎洛茲是表彰兩人系外行星研究。《紐約時報》指出,此次諾貝爾物理獎為表彰獲獎的三名學者,了解宇宙的演化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皮博的理論研究發現對大爆炸後,人類對宇宙如何演化的理解有貢獻;梅爾和奎洛茲探索我們宇宙的鄰近區域,尋找未知行星。他們的發現永遠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一九三五年出生的皮博,是加拿大物理學及理論宇宙學家,研究領域為核合成、暗物質、宇宙結構形成。 一九四二年生於瑞士洛桑的梅爾,是日內瓦大學博士,專業領域為天體物理學,發現多個太陽系外行星體;一九六六年出生的瑞士天文學家奎洛茲,在日內瓦大學讀博士時,與老師梅爾共同發現了飛馬座51b行星。 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的是雷射物理領域的重要突破,得主為美國科學家艾許金(Arthur Ashkin)、法國學者穆魯(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學者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史崔克蘭是史上第三位獲得物理學獎的女性,與女性上次獲得物理學獎相隔五十五年。 另外,在這張「星光熠熠」的成績單中,華人占據著重要位置。在百餘年中,共六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包括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 二○一九年諾貝爾獎前天揭開序幕,醫學獎得主率先揭曉。 化學獎得主今天揭曉,十日將一併公布二○一八和二○一九年文學獎得主,十一日公布和平獎贏家,經濟學獎得主將於十四日揭曉,為二○一九年諾貝爾頒獎季畫下句點。 前一篇文章 調查臉書 美國40州檢察長加入 下一篇文章 國內學者:證明地球不孤獨 熱門新聞 01【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2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3南天健康日 身心靈課程吸引社區民眾2025.11.1004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常不輕2025.11.1005鳳凰撲台 今明北東雨量恐紫爆 2025.11.1006COP30揭幕 關注氣候人權與森林2025.11.1007巴黎佛光人 重陽敬老長幼同樂2025.11.1008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悲智雙運2025.11.1009巨型蔬果牆 行銷中台灣2025.11.1010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人間佛教國際化2025.11.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尼村落慶典 噴火表演吸睛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神舟21號 成功返地球習近平晤泰王 推進中泰鐵路貝佐斯巨型火箭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