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一名男性病患四年前中風出現右側肢體偏癱,接受肉毒桿菌毒素治療,緊縮狀況立刻有了改善,從右偏癱到獨立行走,及緊縮的右手能拿起麥克風。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楊佩瑜說,這名患者是因腦出血造成右側肢體偏癱,經過復健,終於可持枴杖獨立行走,但右上肢始終緊縮無法自主活動,更嚴重的是干擾患者的睡眠。經過評估後,患者在中風一年三個月時,開始接受肉毒桿菌毒素治療,緊縮狀況立刻有了改善。又經患者努力不懈的強迫患肢活動,現在可用右手打領帶,拿抹布擦桌子,持麥克風在長青會飆歌,都不成問題。
楊佩瑜表示,除了肌肉無力,中風患者最常見的動作障礙,就是肌肉痙攣,會讓手臂無法伸直,阻礙動作完成。肌肉痙攣不僅影響運動功能,長期下來,也會衍生出疼痛、肌肉短縮、關節變形等問題。
治療肌肉痙攣的方法很多,包括拉筋、輔具、電刺激、口服抗痙攣藥等,不過對比較嚴重的痙攣,這些保守療法的效果就很有限。
楊佩瑜說,若在此時加入肉毒桿菌毒素注射,肌肉張力就會明顯改善,再配合其他的復健積極治療,肢體的活動力將進步得更快。要注意的是,肉毒桿菌毒素對肌肉無力並無幫助,因此中風病人該不該接受肉毒桿菌毒素治療,事先的評估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