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財政部昨公布九月出口由紅轉黑,較去年九月減少百分之四點六,累積前九月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二點五。
財政部表示,若今年出口要想要正成長,未來三個月出口平均都要百分之三百零五點七億美元以上,「但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今年出口負成長已成定局。」
根據財政部統計,九月出口降到兩百八十一億美元,比八月減少百分之二點四,因去年同期基期高,年增率轉為負成長、降幅達百分之四點六。主要是因為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整,且台商回流效應持續發酵;貿易戰持續進行下,也造成全球經濟成長持續減緩,原物料行情漲少跌多,加上九月中秋假期與颱風假工作天數減少。
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綜觀今年前六月出口連七黑後,六月到九月出口是正負交替,不管是出口貨類跟地區都表現分歧,這也顯示當前外銷景氣處於築底狀態。
今年第三季出口年減幅度達百分之○點八,減幅高於主計總處預估的負百分之○點一,也呈現連三季負成長。蔡美娜則表示,降幅持續收斂,相當接近持平。
展望第四季出口,蔡美娜認為有四大正向因素,包括傳統外銷旺季、台商產能位移效應、新興科技商機,加上美國十二月十五日開始對大陸出口的手機、筆電課徵關稅;負向因素主要是貿易戰沒有落幕,正負因素互抵後,還是有很大機會止跌,轉為小幅正成長。
出口地區來說,九月對美國出口達三十九點二億美元最亮眼,創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率達百分之八點六,是連續三十六個月正成長。減幅最多的則是歐洲,達百分之十三點二,主要是受到英國、德國景氣走緩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