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族語幼兒園 僅8縣市開辦 |2019.10.07 語音朗讀 26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全阿美語幼兒園(Pinanaman)讓孩子在河邊觀察四季變化,認識阿美文化。圖/南島魯瑪社提供 孩子們在野菜園,透過感官學習,觀察不同季節長出的野菜。圖/南島魯瑪社提供 體制外的全阿美語幼兒園(Pinanaman),以全母語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學習自身文化。圖/南島魯瑪社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有十六族四十二種方言別,但多數族人已不會說族語。為讓族語傳承向下扎根,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實施六年多來,只有八個縣市開辦。學者分析,師資來源不穩和地方政府不挺都是關鍵。族語教師則說,有家長甚至覺得學英文比學族語有用。 沉浸式族語教學採協同教學,進行族語和華語的雙語翻譯,教學至少百分之五十使用族語。師資要兼具幼保專業及族語能力。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表示,原民語言流失嚴重,幼兒期為學語言的黃金時間, 原民會一○二學年起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讓三至五歲的小朋友學母語。一○八年建置四十六班,含括十三族二十一種語言別,培育四十名族語教保員,約近一千名孩童受惠。 鍾興華表示,目前僅八縣市開辦,未完全普及到原民地區五十五個鄉鎮。未來會加強跟當地公幼公托合作,今年底將成立語言發展基金會,規畫四年中長程計畫,將沉浸式教學列為績效評估。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陳張培倫說,沉浸式幼兒園業務屬地方自治權限,縣市政府是否落實配合,是關鍵因素之一,甚至有原民人口大縣,出現家長關心但地方政府不積極的狀況。 陳張培倫說,教育部核定各校師培中心培育的原民幼教師資,族語能力普遍不佳,而專案培育的熟悉族語幼保人員,卻往往無法取得正式幼保人員資格及職缺,工作不穩定,流動率高,甚至出現熟悉族語教保員離職,該校沉浸式班別便停開的狀況。 一名沉浸式族語教保員說,因師資不足,她一個人要教二十個孩子族語,更困難的是要跟協同的華語老師合作。除非老師對族語教學有意識,不然就只是「配合」,甚至有家長覺得何必要學母語,學英文才有競爭力。 全阿美語幼兒園 盼當領頭羊 位於花蓮秀姑巒溪旁,由「南島魯瑪社」成立的全阿美語幼兒園(Pinanaman)九月啟用。這裡擁有全母語的學習環境,連玩耍、吵架都要使用母語。課程從河出發,孩子透過感官學習在河裡游泳、抓魚,並觀察河邊田地因不同季節長出的野菜,以理解河與田野在阿美族人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南島魯瑪社執行長馬躍.比吼說,希望孩子學習到崇敬自然的精神,從母語中找到文化的自信心;幼兒園的孩子,現在已經可以回家「教」父母講阿美語。 馬躍.比吼表示,為維持運作獨立,未向政府籌措款項,「這是條辛苦的路」,但仍盼當領頭羊,讓幼兒更自然地學母語。 前一篇文章 教室模仿手遊 培養團隊能力 下一篇文章 部落耆老當老師 年底放寬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3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4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05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6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7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8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9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2025.08.0410【遇見荷】如荷2025.08.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