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成立橋梁檢查體檢專案小組,預計一個月內進行重點橋梁複查。圖/台鐵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南方澳跨港大橋坍塌,台鐵表示,已成立「橋梁檢查體檢專案小組」,將針對重點橋梁進行再評估,確保過去檢查有落實,也會有外部專家稽核,一個月內提出初步成果。此外,也將針對跨度較長、特殊的鋼構橋等,訂定監測方式,包含鋼纜鏽蝕、鉚釘等都會特別關注。交通部最快三個月內也會修正相關規範,確保特殊橋梁檢測重點項目都有做到。
南方澳跨港大橋事件後,外界才知道,原來國內許多橋梁是由各主管機關自行評估檢測把關,如航港局以及台鐵,使得這兩個單位受到關注。
台鐵工務處長陳仲俊表示,台鐵除了目視檢測外,重點橋梁以兩年一次委外檢測為原則,這次南方澳跨港大橋事件後,外界也非常關心台鐵的橋梁是否安全,這次小組會盤點三百七十五座重點橋梁,針對必要者再進行複查,了解過去檢查是否有落實,還有沒有需要維修的部分,會於一個月內公布成果。
陳仲俊說,除跟南方澳跨港大橋一樣的鋼構橋外,也會有長跨度的橋,像是位於苗栗的鯉魚潭橋也會納入,這條橋跨距有一百三十公尺、高有四十公尺,是台鐵跨距最長的橋;複測會由台鐵評估之後,讓外部的專家學者再做稽核。
不過,雖然政府單位大力宣示要進行檢測體檢,可是過去多座橋梁坍塌包括高屏大橋、后豐大橋、雙園大橋等橋斷之後,政府也都宣示要全國大健檢,但經過南方澳跨港大橋事件,才發現此橋梁是三不管地帶,橋梁檢測系統,竟然還有漏網之魚。
相關單位除了盡快公布現在到底還有多少條危險橋梁,並做好橋梁檢測規範與評估。整體的橋梁系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一定要盡快補強,還有多少漏網之魚,各個主管機關檢測的橋梁是否有落實,較惡劣的環境是否需要更詳細的檢測評估方法,以及兩年一次的檢驗是否充足,是否需要因地制宜等,都需要納入仔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