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發燒、咳嗽是孩童生病時常見症狀,五歲陳小妹因反覆高燒達四十度及劇烈咳嗽,至一般診所求診,狀況未改善,轉至國泰醫院就醫,經胸部X光發現,有大量肺積水約五百cc(相當於一瓶可樂),經插胸管引流胸水,血液及胸水檢驗結果,為「黴漿菌」感染引起大量肺積水,即使入院便使用正確抗生素治療,病童仍住院三個星期後才退燒。醫師提醒家長,秋天是黴漿菌的好發季節,若孩童出現發燒、久咳不癒時,千萬別輕忽。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指出,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見到黴漿菌感染病例,主要感染的年齡層在五至十五歲之間,尤其在團體中更容易感染。
沈仲敏提醒,黴漿菌感染不一定先以發高燒表現,有時是久咳,起初大多沒什麼痰,後來才出現白色黏痰或帶有血絲的膿痰,可持續到三至四周,症狀還有寒顫、咽喉炎、嘔吐、腹痛、皮膚疹等。
因黴漿菌抗體沒有終生保護效果,所以會再次感染,而黴漿菌的傳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需要人對人的傳染,它的潛伏期可長達二至三周。
沈仲敏說,由於黴漿菌目前沒疫苗,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咳嗽、發燒久久不癒,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尤其在秋天流行季節,應常洗手、戴口罩,盡可能減少出入人潮密集場所,以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