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穩會影響孩子出現負面情緒。
圖/新華社
【本報台北訊】台灣兒童肥胖問題嚴重,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發現,兒童體位異常比率隨年齡增加,且兒童膳食纖維攝取量也不足;對於兒童肥胖率愈來愈高,專家指出,這主要跟混合「配菜食用」及「熱量過剩」有關,甚至還聽過有孩子早餐吃薯條配冰棒,完全只攝取到高油和高糖。
台灣已名列「亞洲最胖」,近年兒童肥胖比率從百分之十九點八上升至百分之二十六點七,雖然政府積極倡議減重及控制熱量攝取等,部分兒童仍熱量過剩、營養不良,鈣質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鈉攝取量卻居高不下。董氏基金會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這與我國主食習慣都是混合配菜有關。
許惠玉表示,國人飲食雖從過去的高油、高鹽,到現在轉向清淡,但是吃的食物仍是高熱量,鈉含量也高,原因來自像是燴飯、丼飯、焗烤類食物,主食、配菜、醬汁都混在一起,容易吃下更多鈉,食物熱量也更高。
熱量過剩、營養不良的孩子通常有幾種特色:血糖不穩、腸道蠕動不好。許惠玉指出,國內外已有多項研究顯示,血糖不穩會影響孩子出現負面情緒,連帶也會影響學習力,以致增加憂鬱。若常在校園觀察,有些孩子就是對什麼事情都很負面,只要不符合他的心意就會暴走,這都是飲食習慣不佳所導致。
她強調,飲食習慣是可以被培養的,以早餐為例,可以吃一顆蛋、一盤水果、一杯牛奶,以及一些全麥吐司,這些食物烹煮所需的時間並不多,若是真的沒時間,也可以吃豆腐,只需要把盒子打開就能當早餐。
另外,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不營養的食物不要主動給小孩吃,也不要在小孩面前吃,但也不禁止、不拒絕小孩主動想吃這些食物的要求,家中不要放飲料,以減少孩子攝取不營養食物和糖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