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鷹失事 疑因訓練不足

 |2019.09.25
123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一架編號七○六的黑鷹直升機去年二月五日深夜執行病患後送任務,在蘭嶼外海發生空難,機上二人罹難、四人失蹤。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昨天公布事故調查結果,可能肇因與飛航組員對事故當時飛航環境之威脅管理、狀況警覺及溝通決策能力不夠充分,且對航機系統了解程度不足有關。

該報告指出,駕駛員於夜間、風向不定狀況下,未使用適當起飛模式起飛,起飛過程中亦未能維持安全的爬升姿態及速度、且於遭遇亂流時,未能即時判讀高度及速度變化而採行正確的修正操作,並可能伴隨有空間迷向現象,最後在低高度狀況下,推機頭改正過低的空速時,因未注意當時高度,且使用過當的馬力及俯角,致造成航機於可操控狀態下墜海。

該報告亦指出造成事故發生的可能風險,認為事故機起飛後約二十三秒即遭遇順風,並逐漸增強,瞬間最大曾達每小時四十浬,並兼具有風切與亂流現象,但仍在航機安全操作限制範圍內,且相關操控數據也未顯示航機有異常現象。其次,空勤總隊未編撰該機型完整標準作業流程,飛航組員也未完全按現行規定執行應有的檢查程序及呼叫,容易遺漏操作的程序。

因此,運安會表示,空勤總隊應加強飛航組員威脅管理、狀況警覺、溝通決策能力、航機系統了解程度的訓練,並訂立儀器飛航及夜航訓練需求及標準;檢視UH-60M型機飛航組員訓練計畫的完整性及訓練資源,落實相關飛航組員訓練成效;檢視航務管理手冊、任務作業程序內容一致性及完整性,以利相關飛航任務執行安全。

夜間執行任務

應訂天氣標準

另外,運安會說空勤總隊也應考量,訂定夜間執行傷患運送任務的天氣標準,及UH-60M型機標準作業程序必要性。並規畫具體完整的組員資源管理訓練教材,並檢視整合式載具健康管理系統。

針對民航局,運安會說應重新考量蘭嶼機場夜間緊急醫療起降需求,強化跑道燈光辨識及引導功能。

如未能改善跑道建設需求,則應強化夜間直升機停機坪的規畫及作業程序。

運安會航空調查組組長楊文環說,昨天公布的調查結果是就去年十一月公布事實資料報告做分析、整理,找到相互關聯的部分所寫出的結論。

楊文環說,一個正常的飛行員,他換裝模擬機訓練飛行時數要達一百九十小時,但操作事故機的駕駛員只有九十多個小時。而在夜航事實上,空勤總隊沒有訂定相關夜航標準,雖然他們跟一般飛行員不同,都具有豐富經驗,黑鷹的飛機是新型要換裝的飛機,很多裝備是先進航電系統,仍需做一個更為完整訓練,希望這部分可以加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