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路即時修補 比翻新更重要

黃如輝(嘉義縣/農改場技工) |2019.09.24
1339觀看次
字級

最近媒體出現幾則農路翻修的議題,例如雲林縣與台南市府增加編列預算改善農路,只可惜這樣的農業議題被總統大選的政治口水給淹沒了,筆者在上班途中曾見到一對老夫妻,老先生坐著電動代步車,車上放了鋤頭等農用工具,老太太騎腳踏車,腰繫護腰帶且手持拐杖,到了路口老太太下車牽腳踏車,時不時回頭看後面的老先生,原來是為了閃避地面上的坑洞,這個坑洞至少出現三年以上,而這條農路除了農業機械如曳引機通行外,也是附近養雞場飼料車出入的道路,也許是重車擠壓,讓原本的柏油路面出現裂痕與凹洞。

上述兩位老人家是現今台灣農村的縮影,也許不務農的人不了解農路對於農人的重要,所以當路面出現坑洞、柏油龜裂或是破損,成為常見現象也習以為常,地方鄉鎮公所財政窘困,連鄉道翻修經費都已經自顧不暇,更是無力顧及農路維護,台灣農村勞動力都是年紀大的長者,使用這些農路出了上述的損壞外,農業機具殘留下的土塊,加上夜晚缺乏照明設備等,而且老人家生理與反應皆不及年輕人,田間交通都以自行車、機車或電動代步車做為工具,農路出現天坑或是土塊等,只要意外人車翻倒加上地處偏僻,都會造成損及身體與生命,這些問題都是不容輕忽的農業安全問題。

農路翻新需要大筆預算支持,但最起碼通報後及時的修補,至少也代表政府對於農業人員的尊重,農路猶如農業血管,承載農業發展的責任,農路上坑洞動則三四年未修補,如果我們都視為正常與無可奈何的問題,辛苦為台灣的農夫難道就該認同如此的宿命嗎?

黃如輝(嘉義縣/農改場技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