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 聽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琴 |2019.09.22 語音朗讀 30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讓法師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林吉財居士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魯台營居士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黃永財居士圖/人間社記者邱雅芳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琴 佛光山法寶講座九月十五日在法寶堂舉行,禮請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主持,靈知科技暨明湖水漾會館董事長林吉財、前屏東縣環保局長魯台營、義大天悅飯店總經理黃永財與談,分享「傾聽」在各自生活及工作領域帶給他們的影響及啟發。 慧讓法師開場表示,大家都是佛道有緣人,佛陀的教法「聞、思、修」,其中的聞就是聽聞。信眾來到大雄寶殿,佛陀每天聽信眾講心事,對信眾而言,佛陀就是重要的「傾聽者」。現代聆聽管道很多,包括網路評價,做為一位好的聆聽者,必須「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全聽才圓滿。 林吉財表示,人往往急著想表達自己,跳過該聽的部分,與人溝通時,要「打開內心的窗」,包括肢體語言都要表現傾聽的誠意;若沒有,那只是浪費彼此的時間。重複對方的話,就是再次確認自己是否聽明白的好方法。 林吉財舉例,曾為了給太太準備結婚紀念日禮物傷透腦筋,經過聆聽才明白,原來太太希望全年無休的先生,能休假一天陪伴自己,他因而領悟夫妻相處之道,往往需要聽出弦外之音。並引述星雲大師《人間萬事7》〈多聽〉一文,「多聽好人好事,會有歡喜;多聽他人規勸,會有改過;多聽別人需要,會有愛心;多聽弦外之音,會有警覺;多聽群眾發聲,會有無私;多聽內心音聲,認識自己」,諦聽、善聽,凡事往好處想,人際關係必定充滿希望與喜悅。 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是人們自我反省的機會。站在環保的角度,魯台營回想二十餘年前高屏溪兩岸都是垃圾場,附近還有百萬豬隻的排泄物,水源嚴重汙染,於是魯台營邀請多方學者專家一起聆聽業者的聲音,發現問題並解決。「站在對方立場,一起想出的解決方案,才會是最好的答案」,與自然對話亦同,人們需要了解環境的變遷,調整舊有思惟並學習對環境的理解。 曾擔任高職老師的魯台營回憶,有一位女學生連續三年態度很不友善,魯台營誠懇面對並聆聽原因,原來自己三年前在聯絡簿上批閱「不修邊幅」,令他很在意。身為老師,往往要求學生聽話,其實彼此立場互換、聆聽學生的聲音,也是一門生命的哲學。魯台營分享《星雲法語1》〈耳根修行〉,「要善聽、要諦聽、要兼聽、要全聽」,聽話也是一種修行,傾聽最大的收穫,不是改變了對方什麼,而是自己學到了什麼。 學習都是「聽」出來的。在管理飯店的過程中,黃永財提到「用心聽」,很多事情必然可以得到解決。聽話有技巧,要讓對方完整表達,要聽到重點,聽出對方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不要急著開口,也不要一開始就存有太多自己的成見,更不能選擇性聽話,只聽自己想聽的。 了解前後因緣要「全聽」,意見整合需要「兼聽」,執行時要「善聽」。身為飯店總經理,黃永財需要「兼聽」各部門意見,才能讓營業穩定成長。因為人的專注時間有限,為了更有效培訓員工,要在十五分鐘內說出重點。看到員工屢犯同樣的錯,原因多是溝通過程中沒有全聽。 身為馬來西亞華僑,黃永財回想第一次到佛光山,內心非常歡喜感動,因為生平第一次看到有如博物館的寺廟,只要有機會就介紹有教育內涵的佛光山給海外同業及朋友,更希望以自身經驗行銷佛光山。 慧讓法師結語,「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無時無刻傾聽眾生的聲音;正如佛經開頭的「如是我聞」,經典結語教的「信受奉行」,能把「傾聽」運用在生活中,人際關係將更圓滿。 前一篇文章 《迷悟之間》暗夜明燈-慈善 下一篇文章 【佛陀本緣故事】供養父母 成就佛道(上)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6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新北.八里 淡水河邊景如畫 坌嶺吐霧話韶華台北最東邊祕境 淡蘭古道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