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信眾以朝山修持度過中秋佳節。圖╱人間社記者劉畇昀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佛光山二○一九年中秋朝山修持活動十三日晚間於佛光山不二門舉行,來自佛光山轄下的屏東講堂、南台別院、普門寺、桃園講堂信眾,及國際佛光會南區協會高新三區會員、佛光山叢林學院師生、佛光山義工會員義工、佛光山和佛陀紀念館職員等近千人,以朝山修持度過中秋佳節。
啟程儀式由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法,並頒贈掛軸予朝山團長,勉勵大眾以真誠的心、歡喜的心、專注的心、感恩的心朝山,真心禮佛,以清淨心和佛陀接心。參加者老中青幼皆有,共同之處是皆以虔誠之心,雙手合十,隨著佛號三步一拜,從不二門經靈山勝境,朝禮至大雄寶殿。慧昭法師帶領恭讀星雲大師的〈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及回向。隨後大眾在成佛大道上席地而坐,隨著夜晚涼風徐徐,展開「秋月禪心」接心座談。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華人對於月亮有著深厚的情感,所以有「舉頭望明月」、「舉杯邀明月」、「千里共嬋娟」等優美詩句傳世。月亮有陰晴圓缺,世間也是不斷變化,大家心中的理想就是希望圓滿,修行當然也要圓滿。除了布施,還有精進、禪定、智慧,種種具備才是圓滿,以此提醒大眾廣修一切法。月亮高掛天空,但不住空,學佛如有偏見,就會罣礙、不圓滿,仰望月亮,可以看到許多啟示。
慈悲法喜 心靈真正故鄉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憶起佛陀紀念館也曾舉辦慶祝中秋活動,當時星雲大師開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然而「故鄉」在哪裡?是在淨土、佛國嗎?大師說,真正的故鄉在自己心裡。以良寬禪師將外衣送給竊賊,卻感慨無法送月亮給他;以及一個為偷竊父親把風的孩子,一句「月亮在看」的童言童語等小故事說明,當心中生起貪瞋痴,就遠離心靈的故鄉;當心中滿是慈悲法喜時,當下更接近心靈的故鄉。
副住持慧昭法師以瑜伽焰口中的「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於十方,喜捨慈悲皆具足。」說明佛陀的面容如同月亮般皎潔明亮,像太陽般大放光明,具足慈悲喜捨,超越三千大千世界。
不忘初心 成就菩提道業
心保和尚引述星雲大師說的「不忘初心」,期勉大眾「發心」是成就菩提道業的很大助緣。透過修行,讓福德因緣日增,圓滿佛道。
此次有佛光山傳燈會執行長如展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和副院長覺軒法師、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會長林文輝等帶領大眾中秋朝山。
屏東教師分會會長莊月泙分享,首次在中秋節朝山,心情格外愉悅。佛光會高新三區督導長戴翠紅說,中秋夜朝山可增添諸多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