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各州的原住民印地安人代表,在2023世界神明聯誼會表演印地安舞蹈〈大地之神〉。圖/人間社記者陳柔諭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2023世界神明聯誼會上,丹佛講堂邀請來自各州的美國原住民代表,12月25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萬人照相台,表演印地安舞蹈〈大地之神〉。「大地之神」是大地宇宙的造物主,每個印第安部落都有自己祖先的故事,宇宙造物主是他們的共同信仰。透過舞蹈,傳遞至高無上的力量,帶有祈福、療癒的作用。演出者服裝鮮明豔麗,頭上戴著羽毛頭冠為一大特色,期帶給大家歡喜和力量。
此團由丹佛講堂監寺永寧法師陪同,由團長Kenneth Shirley號召組成,共來自各州不同部落10名印地安人前來。俄勒岡州的尤馬蒂拉部落聯盟長老Acosia Elk表示,他的舞蹈是「鈴鐺之舞」,衣服上有許多鈴鐺,每個鈴鐺都有不同的用意。衣服上面的圖騰代表地、火、水、空氣、花,象徵「大地之神」。手上羽扇的人像,他的祖先、印地安酋長Chief Joseph,印地安人過去是遭受壓迫的對象,Chief Joseph是部落的保護者,以此提醒和平的重要。這次他的衣服上也多了「四給」徽章,時時提醒要做善美的事。
俄勒岡州的尤馬蒂拉部落聯盟長老Acosia Elk,他手上羽扇的人像,是他的祖先、印地安酋長Chief Joseph。圖/人間社記者吳佳維
團長Kenneth Shirley,組團演出〈大地之神〉。圖/人間社記者陳保吉
Kenneth Shirley的父親Perry Shirley,被眾人視為是位慈祥有智慧的長者。他表示,初到此地,並不清楚將會發生什麼,但大家都很友善,也解釋了什麼是人間佛教,認識愈多,愈了解彼此在信仰和對生活的理解上有許多共同之處。「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存,是我們希望傳達的信息。我們也從神明聯誼會上,還有友善的大家感受到這樣的共鳴」。
宮廟將神尊供奉塔剎上,印地安人則是供奉聖物鷹羽、鼠尾草、雪松等。回去前他們特地去繞塔,向大佛說再見。期許回去後,發揚他們的「大地之神」文化。
印第安人的聖物鷹羽、鼠尾草、雪松等,和神尊一樣供奉在塔剎上。圖/人間社記者吳佳維
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