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三義訊】因車禍截肢,自我封閉兩年的雕刻家張豐昌,在全家人鼓勵下,重拾雕刻刀而且「愈刻愈小」,他刻的木雕乾糧餅乾超像,他也以黑檀木刻出螞蟻雄兵,而且「觸角、足部都可以活動」。
四十歲的張豐昌,十一年前,因為砂石車違規擦撞他的小貨車,他在截肢後,右鼠蹊以下都被截掉;當時,他認為正大量創作的雕刻事業將化為烏有,自我封閉在家中長達兩年。
兩年當中都由妻子扛起家計,三名子女也無怨言,鼓勵他振作,大兒子還說,「我搬大原木,你來雕刻」,他放在心裡。
為了不讓家人煩惱,他重拾雕刻刀,「大的搬不動,我就刻小的」。從此,他愈刻愈小,也從別人的讚嘆聲中找到新的創作方向;民國九十年起,他自我挑戰「能刻出多小的螞蟻」,從此,螞蟻雄兵源源而生,他刻得最小的螞蟻,比一元硬幣中的「1」還小,被同行稱為「螞蟻大師」。
他微雕螞蟻的另一特色,就是不用借助放大鏡,全以目視雕刻,而螞蟻的腳、觸腳是另行雕刻後,在螞蟻身上鑽八個洞,←接而上,「我的螞蟻手腳、觸鬚都可以動」,對自己的成就相當自豪。
他說,微雕螞蟻很辛苦,最多一天只能雕刻四小時,最快紀錄是兩小時雕好一隻,如果間時間再拖長一點,眼睛會受不了。
除了螞蟻,他也刻蜻蜓、蝴蝶等昆蟲;也刻一般木雕作,,而他刻的木雕餅,就好像是軍中的營養口糧一般,相當逼真。
張豐昌說,雕刻螞蟻要用質地最堅硬的黑檀木,他將黑檀木削成粗細不同木條並編號,「看心情,選編號,決定今天要刻多大或多小的螞蟻」;至於其他昆蟲、木雕餅等,則以檜木等為主。
張豐昌周休二日白天,都會在三義木雕博物館旁的「呷飯配木彫」館現場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