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時光】 814冰棒

文/徐禎苓 |2019.09.09
1880觀看次
字級

文/徐禎苓

古蒙仁〈吃冰的滋味〉寫童時在台糖宿舍的吃冰記憶,亦為所有四年級生的集體記憶。

冰棒源於空軍福利社。原是空軍814菸廠福利社雇員將美援奶粉、砂糖製成冰棒販售,在資源匱缺的五○年代,能有如此料好實在,味道香甜,口感鬆綿的冰,相較於一般市售的清冰,實在高級。若有餘錢,都會來買。民國五十三年,菸廠撤銷,雇員帶著製冰技術,另立冰店,同名814。814成為冰棒品牌,凌駕空軍代號之上。

看準商機,不少小販向老闆批貨,一次添購三四十支。他們把冰棒放進鐵箱,綁上腳踏車後座,開始沿街兜售。

叮鈴噹叮鈴噹。「枝仔冰、枝仔冰、紅豆冰、鳳梨冰──」小販晃動手搖鈴,邊騎腳踏車邊高喊。

每天早中晚,小販按時穿行尖峰巷。人們只要聽到叫賣聲,就曉得夏日來臨。

「賣枝仔冰ㄟ。」男子招手喊住小販。他緊急剎車,發出好大聲響,下車將腳踏車掉頭,在男子面前架起車子,問:「要買什麼冰?」

「土豆冰。」小販打開鐵箱,從白煙竄起的箱子裡抽出一支花生冰棒給客人。「三角。」男人把銅板放進小販手中,舔著冰棒離去。小販重新坐上腳踏車,搖起鈴響,繼續「枝仔冰、枝仔冰」地叫賣。

看著別人小心翼翼舔食冰棒,那抹好吃的神情,孩子們嚥了嚥口水,忍不住央求昆仔阿鳳買。然而,他們不准孩子吃冰,在衛生條件不佳的年代,總認為冰棒都是用臭溝仔水做的,不衛生。

孩子們也有嘴饞難耐的時刻,趁著午後,昆仔阿鳳都去工地上工,家裡無大人,孩子們偷偷摸摸跑出去,喊了賣枝仔冰ㄟ。對方問:「要買什麼冰?」阿慶傻了,怯怯反問:「有什麼呢?」「紅豆、綠豆、花生、梅子、芋頭、桂圓米糕、鳳梨……」乍聞那麼多口味,已經撩亂。他望向旁邊小孩握的紅豆冰,那紅豆只集中最上段。阿慶不愛,料太不平均了,他改點花生冰。買完趕緊躲到對面的大眾廟偷吃,吃完再回來。

阿慶不敢大口咬,就怕太快吃光。他慢慢舔食冰棒,花生味香又濃郁,吃了二十分鐘,連冰棒棍上的汁液都吸吮乾淨。那滋味讓他從此一試成主顧,總趁著無人知曉的午後,偷偷嘗著冰棒。

小販生意最好的時刻是農曆七月,整整一個月大眾廟、觀音亭每天搬演野台戲,哪裡有人群,攤販就往哪裡去,他們不再整日奔波巷弄,晚上固定至廟埕旁賣冰棒,生意好極了。

幾年過去,市面上首次出現雞蛋冰。相較於大家熟悉的長方形冰棒,雞蛋狀的冰太新奇了,客人轉為買雞蛋冰來吃。雞蛋冰以水果口味居多,一顆五角錢,買後,攤販會當場撥開最外層的橡膠,露出冰品。充滿好奇地咬下雞蛋冰,老實說沒有814冰棒好吃。不多久,大家又回來買814冰棒。

冰棒自小時候三角錢,吃到高中漲至五塊錢,後來阿慶離開新竹,到外地當兵、工作,冰棒的價格他已經不清楚了。加上市售冰品愈來愈多,國外進口的哈根達斯、明治冰淇淋很快擄獲孩子們的嘴。長大以後的阿慶鮮少吃814冰棒,改啖外國冰淇淋。但無論如何,就像古蒙仁在〈吃冰的滋味〉開篇寫的:「夏日吃冰,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人的一生中,最適合吃冰的年紀,是小學到初中這個階段。」

因為那個年紀最能珍惜冰棒的純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