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 風光叢林新鮮人多元學習開啟修道旅程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9.09.07 語音朗讀 23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宗史館認識佛光山的故事。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典座學習,培養供養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經驗傳承,學長指導過堂規矩。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淨業林念佛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創辦叢林學院,提供平等包容,僧信共學的學習環境。開學迎來海內外青年來山學習,他們雖有著不同的背景經歷,但都抱著求法若渴的心前來。學習周的系列課程,引領新生認識宗風思想;巡山禮聖,還有行堂修持、威儀訓練、典座、聖歌唱誦等課程,讓新生更快融入這個大家庭,並從義理上認識叢林生活,了解團體規範而能如法行儀,安住身心,在修學道路上精進前行。 巡山禮聖 星雲大師於《僧事百講1─叢林制度》中提及:「常住要接受一個人住下來,都要在第一時間帶他到處拜訪,介紹彼此認識,讓新進人員認識整個寺院的環境。」 學長帶著新生,一路從大雄寶殿、大佛城到佛光山四大菩薩殿堂禮拜,大家雙手合十,虔誠懇切地祈禱與佛菩薩接心,寧靜殿堂中許下心願,獲得心靈的沉澱,開發菩提心田。 藏經樓巡禮 藏經樓,是珍藏佛教三藏十二部經的地方,星雲大師將其濃縮成主殿的五十二幅石刻一筆字。大師常說:「不要看我的字,可以看我的心。」一筆一畫如同普照人間的智慧燈,揮筆背後的佛心,更如清涼法水般滋養著無數的菩提幼苗。 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帶領學生,透過五十二幅一筆字的內涵,了解人間佛教核心思想,這是大師一生的示教利喜,字字含括三藏十二部的智慧精華。 行堂修持 《禪林象器箋叢軌門》說:「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著不貪,是為過堂。」新生在學長們帶領下,認識過堂與行堂所需的行儀,學長分享行堂發菜技巧與虔誠供養的心態,初次行堂難免慌亂,但只要用心不斷練習,自然熟能生巧。 威儀訓練 一個初學者開始學佛修行,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威儀訓練。「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是佛子最基本的行儀。星雲大師在《僧事百講2─出家戒法》中說道:所謂「身具德,人必敬」;良好的威儀,能調攝修道者的身心,也是無言的教化,出家人的威儀莊嚴,讓人對佛教生起信心而走入佛門,威儀的重要由此可見。 專一甲/蘇鈺琇 藏經樓兩側的石刻一筆字,是師父以驚人的毅力與願心,等比例大小書寫而成。試想如果是我,還能在病痛中像師父一樣,為教盡形壽奉獻生命嗎?師父用生命傳承佛法,我們只要學習師父的一點點,眾心集聚就能成就人間佛教的未來。 專一乙/戴君純 行堂時需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從擺碗筷、發菜湯、善後,每個動作都要一次到位且專注,掌握時間以最高效率服務大眾。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曾說:「生活中皆可念佛,念佛可以使心繫正念處。」行堂時,以念佛心供養大眾;行堂也是「動中禪」,是訓練自己一心不亂的最佳方式。 專一乙/蘇鈺惠 良好的威儀,能攝受人心。從合掌、跪拜、問訊、排班等舉止,都是練習平心靜氣的修行,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如合十、問訊、跪拜、排班行進的威儀,從每次的自我觀察中修正動作,只要用心注意每個小細節,就能一次比一次進步。 前一篇文章 海外佛學院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沙彌日記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我們一起走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3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8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9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10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