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邁向無現金社會,國內信用卡流通卡數上升到四千五百六十二萬張,首度衝破二○○五年時的雙卡風暴障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銀行的現金回饋戰也不斷開打,搶奪國人一年刷三兆元的市場大餅,競爭日益激烈的信用卡市場將進入新戰國時代。
二○○五年間因銀行浮濫發卡、持卡人過度消費、擴張信用,爆發信用卡與現金卡的雙卡風暴,不少人以卡養卡,最後還不少錢,出現數十萬的卡奴,銀行獲利大受衝擊,也衍生社會問題。
此後,信用卡市場發卡量下滑,政府採取多項措施整頓市場,直到二○一○年止跌。最近一、二年在行動支付潮流拉抬下,再加上政策推動無現金社會,提高電子支付比率,使得信用卡發卡量持續上升。
對於信用卡流通卡數刷新歷史紀錄,金管會官員表示,主要是因各銀行競相衝新卡,包括玉山、聯邦、中信、台新及富邦銀行等,都祭出新優惠方案;彰銀等公股銀行也加入戰局。
過去信用卡市場的競爭戰場在於紅利點數,這波銀行信用卡戰場競爭,則鎖定現金回饋,尤其出國旅遊刷卡提供更高的現金回饋比率。銀行業者說,市場競爭激烈,現在現金回饋的比率至少百分之一起跳,還有銀行喊到百分之四,不過百分之四是有限特定通路及金額上限。
銀行競相發新卡搶客源,不是沒道理,根據資料,最近幾年信用卡的簽帳金額幾乎年年創新高,去年一年就刷了二點八八兆元,今年前七個月已刷了將近二兆元,預估今年可能刷破三兆元。
業者表示,雖然信用卡獲利有限,但有助帶動其他財富管理業績;尤其行動支付也將帶來龐大商機,行動支付除綁銀行存款帳戶外,也可以綁信用卡,這都讓銀行競相搶攻信用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