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權力平等觀

鄭慧慈  |2019.09.02
1613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鄭慧慈 政大阿文系教授

民主社會追求自由與平等,但從人性的角度看,「平等」是人類無法達致的理想,於是人們以「公平」來取代平等。

伊斯蘭強調各層面的公平,並將此平等思想制度化,在穆罕默德時代開始扎根,實踐於伊斯蘭社會,譬如首創「烏瑪」概念,讓穆斯林不分種族、顏色一律平等,打破國、族藩籬,追求種族平等。根據《古蘭經》和聖訓,伊斯蘭更在追求政治、經濟、社會各層面的平等,並強調「正義」,達到實質的公平。這種平等觀曾讓中世紀世界各民族耳目一新,吸引外族人信奉伊斯蘭,穆斯林因此能征服世界龐大的版圖,發展出偉大的伊斯蘭文明。

伊斯蘭平等觀中,奠定伊斯蘭政治根基的或許首推「權力平等觀」,目的在分散統治階層的權力,促進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和諧。7世紀伊斯蘭第一位正統哈里發即位時,便發表一席經典的講詞:「人們啊!我來領導你們,但我並非你們中最傑出的。倘若你們看到我是對的,就請幫助我。倘若我是錯的,就請糾正我。若我順服阿拉,你們再服從我。若我違背阿拉,就切勿服從我。對我而言,你們之間的強者,是我須給他權利的弱者。弱者,是我須拿取他權利的強者……」,建立「以民為本」的政治道德觀,闡述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權力平等的觀念。其原則是上位者要正直、公正統治人民;人民要忠誠、服從統治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不論性別、身世、血統、財富等,達到以公平、公正、互信、互重、互助、守法為基礎的兄弟平等關係,雙方各有其義務與權利。一旦上位者偏離正道,人民便無須盡忠誠與服從的義務。

這種理想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關係,在穆罕默德及正統哈里發時期曾經徹底實踐,樹立伊斯蘭清明政治的榜樣。然而,理想曇花一現,此後絕大多數統治者不再公正謙虛,人民不再信任統治者,唯獨慶幸教義已深入每一位穆斯林的思想裡。因此,統治者若獨裁、腐敗,立即會造成人民反抗、教派林立、國家混亂。伊斯蘭種族平等觀沒有國族藩籬,受苦的人自然寧願移民他鄉尋求理想的生活,也不願留在權力不平等的祖國。基於此,今日世界各國其實無須對尋求庇護的穆斯林,做過度負面的揣測。

伊斯蘭對「統治者」的界定,包含國王或總統、部會首長、伊斯蘭司法官等。阿拉伯之春初期,半島電視台曾報導,阿拉伯國家80%的財富集中在3%的統治階層身上,70%的人民生活在貧困的環境裡。當時僅有3%的阿拉伯人相信政府公平分配財富,97%的民眾不相信。理由自然是自古評量伊斯蘭統治者有明確的準則,無人能逃出人民手上那把精確尺的判斷。

阿拉伯人說:「魚從頭部腐爛起」、「牧人正、牲口健」。今日許多阿拉伯媒體試著選出最優秀的阿拉伯領袖,卻發現每一位的背後總有許多不可告人的黑暗面,無法選出遵循伊斯蘭精神的統治者。然而,選出最糟糕的領袖卻無任何困難,罄竹難書的統治者為數不少。伊斯蘭能成功地給予信徒那把尺,卻無法改變貪婪的統治者,只能說地獄的門是寬敞的,海珊、格達費之輩不會是唯一進入地獄的統治者。

手中握有鋼尺是神的賜予,做腐爛的魚頭卻是人意志的選擇。國家統治者是魚頭,其實任何掌權者亦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