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朱鴻霏
邦有道商學院創始人,國家一級企業培訓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績效團隊建設實戰專家,以及北京九天眾合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圖/時報出版
文/朱鴻霏
人生的成敗有時是說話技巧所決定的。曾有人說:「眼睛可以容納一個美麗的世界,而嘴巴則能描繪一個精采的世界。」法國大作家雨果也認為:「語言就是力量。」的確,會說話是一種藝術。
某單位要裁員,給主管開車的兩名司機之一在裁員名單裡。於是,兩個人對這個崗位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競爭。
第一名司機說了很多,雖然面面俱到,但是不免煩瑣。
他說:「要是有機會繼續給上司開車,我一定比之前更加用心,把車收拾得更加乾淨俐落;一定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什麼的;一定不會酒後駕駛,保證上司的安全……」
第二名司機敘述精簡,只花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說話得體保飯碗
他說:「我遵守三條原則:第一,聽得,說不得;第二,吃得,喝不得;第三,開得,使不得。我過去一直遵守這三條原則,現在依然會遵守這三條原則,將來我也會毫不動搖地遵守這三條原則。」
我們來了解一下:所謂「聽得,說不得」,是指上司坐在車上打電話說的任何內容,司機不能洩密;所謂「吃得,喝不得」,就是說由於工作的關係,司機會陪上司吃飯,但是絕對不會喝酒——這是對上司的安全負責;所謂「開得,使不得」,意思是公私分明,不能私下動用上司的車。
經過對比,第二名司機說話簡潔明瞭,而且句句都說到了上司心裡,所以上司選擇留下了他。
在關鍵時刻,需要你站出來講幾句話的時候,你一定不能搞砸了,否則,這不僅會影響你的形象,而且有可能斷送掉你的大好前途。
蘇格拉底曾說:「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地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
語言是不可或缺的交際工具,誰都離不開。據有關資料顯示,每個人平均每天大概要說一千八百個詞語,而且事情愈多的人,說話也愈多。換言之,積極的人生態度就是敢於說話、善於說話。
(摘自《別讓無效社交害了你:掌握人際交往心理學,擺脫以數量論社交的人生陷阱》,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朱鴻霏
邦有道商學院創始人,國家一級企業培訓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績效團隊建設實戰專家,以及北京九天眾合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