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
父親往生後,母親一人獨居,我經常回娘家陪她,且是採取有主題的陪伴。
比方說,月底來趟「採買行」,帶著母親逛賣場,補齊生活必需品,老人家不用為了柴米油鹽費心,日常生活會比較從容。
另外,我察覺母親和手足相聚時,神情總顯得特別愉悅。想必也是,他們有共同的生活經驗,有太多只有對方才能體會的苦與樂,所以,陪伴母親和舅舅阿姨們「敘舊」,也列入重要行程。
我和母親都喜歡散步,我們常到住家附近的校園,邊走邊聊我童年的種種,這是母親喜歡的話題。當時我年幼、她年輕,因為日子拮据,記憶特別深刻,也格外令人懷念,母親說得起勁,我也扮演稱職的好聽眾。「散步去」,讓她有暢所欲言的機會,對年長者來說是好事。
此外,讓老人家做想做又熟悉的事,能提升長者的自信心。所以,我偶爾會要求母親做一些她的拿手菜,當她張羅佳餚時,我除了當副手還會勤做筆記,讓她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大廚。「秀廚藝」,讓母親覺得自己雖老仍有用,也難怪她樂此不疲。
我已經六十了,母親健在,何等幸福!也希望自己日後能找出更多陪伴母親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