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習慣,大不同】 順手與隨口

文/朱同慶 |2019.08.27
1479觀看次
字級

文/朱同慶

日常生活中,我有個順手的習慣。每餐飯後,碗筷順手就會刷洗乾淨,絕不讓碗筷在水槽中休憩,哪怕只是一會兒。

需要換洗的衣服,脫下來後,順手就拿去搓洗,從不會等髒衣服堆成小山,再統一丟進洗衣機;洗過衣服的水,也會順手倒在水桶裡,留著沖馬桶。襪子更是盥洗時順手揉搓幾下,就擰乾夾在晾衣架上。

洗澡時,我也會順手拉一個大盆過來,站在裡面淋浴。自打留下洗澡水、洗衣水、盥洗水和洗菜水之後,就很少去按家裡馬桶上面的沖水按鈕了,因為平時留下的生活廢水,已足夠日常沖馬桶所需。

每日出門前,順手將手帕揣入褲兜,順手將購物袋和水杯放入背包,早已成為例行公事。另外,每買回一本書,也習慣了順手包上書皮;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詞語,便會順手拿字典查個明白;而當看到喜歡的句子,也會順手記在筆記本上。

這許許多多的「順手」,並不是在炫耀自己有多麼勤快、用功,只因我的記性實在太差,若不順手為之,事後保準忘到爪哇國去。結果就是,早上穿衣服時,發現髒衣服攢了一大堆忘了洗,無奈,只好從其中篩選出一件相對乾淨的套上;襪子不成對,更是不稀奇。而書中那些富有內涵的句子,若不趕快順手記下,過後再讓我去翻找,真如同海底裡撈針。

是啊,偷懶只能一時,事情哪裡會愈攢愈少?到頭來,攢了一大堆麻煩事,吃苦頭的總歸是自己,不如順手為之。

其實,日常生活中,不僅僅需要順手,有些時候更需要「隨口」。

隨口給予他人一聲讚歎、一句祝福、一些安慰、一點鼓勵,都可以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關切。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隨口只是隨便說說而已,缺乏真心,實則不然;倘若內心缺乏真摯的情感,又怎麼能夠隨時隨地關注對方,並吐露出適切的話語呢!

小事不能等,等來等去更麻煩;好話更不能遲,往往遲上一步,就變成了廢話。

順手的習慣使我不再懶惰,生活環境也隨之井井有條;至於隨口,更是我與人相處的法寶,有此法寶的護持,人緣自然也不會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