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力士像
年 代:唐代
出土時間:1987年
尺 寸:高136、寬54、厚26.5cm
質 地:石灰岩
收藏單位:龍門石窟研究院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河南地處中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北魏遷都洛陽後,佛教藝術在這裡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獨特的「中原風格」,然後向四周傳播發展,龍門石窟等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大唐盛世,龍門石窟迎來了造像高潮,盧舍那大佛標誌著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巔峰。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此次從河南博物院、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等單位收藏的佛教造像中精心挑選佛教文物,從一個側面來展示河南自北魏至唐代瑰麗的佛教藝術,讓觀眾在領悟佛教文化的同時,淨化心靈,品味佛教藝術美的價值。
作品賞析:力士像
年 代:唐代
出土時間:1987年
尺 寸:高136、寬54、厚26.5cm
質 地:石灰岩
收藏單位:龍門石窟研究院
這尊造像頭上綰髻、四方臉,額頭中央隆起,眉上挑、怒目圓睜,嘴緊閉、唇線呈波狀曲線,右臂屈起上舉握拳,左手在下握拳用力。頭和上身向左微傾,裸露上半身,肌肉隆起,下半身衣裳下擺向左飄動。這種造型與武則天後期開鑿在東山的二蓮花洞(第2211窟)及高平郡王洞(第2144窟)力士像接近,為盛唐作品。
展期:即日起~11/24
展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本館二樓第一展廳